[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食品灌装机的分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46943.5 | 申请日: | 2010-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7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郝永林;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00 | 分类号: | B65B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高宇 |
地址: | 2311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品 灌装 分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的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食品灌装机的分包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原装利乐TBA/22型灌装机的分包器,包括:(机械分包部分;机卡一体驱动器;电机与机械的连接(传动部分);),该分包器由智能卡控制电机(机卡一体)进行运转,智能卡其实就是二块弱电电路板直接装在电机上,并且和外界几乎是密闭的。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电机需要连续运行产生高温,持续的高温会直接影响到智能卡的正常工作,容易出现控制失效,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智能卡烧毁,从而导致产品包装喷码不良出现,而且,在设备运转中,该部件在清洗和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驱动卡短路或烧毁造成使用寿命过短,更换一个驱动卡需1.7万元,维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品灌装机的分包器,该分包器选用变频器取代智能卡,将变频器从灌装机的的输出模块中取信号,通过变频器改变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运行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食品灌装机的分包器,包括:机械分包部分、电机与机械分包部分连接的传动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继电器和变频器;所述的中间继电器的电源取自食品灌装机的输出模块,该中间继电器的负极接入公共负极端子;所述的中间继电器取两个常开点分别接入变频器的MO点和GND点,用于为变频器的控制回路的电源提供一个开关信号;所述的变频器的输出端接入电机;所述的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设为电机的转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的变频器的运转指令由外部端子控制,键盘STOP键有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优选,所述的食品灌装机为TBA22灌装机。所述的变频器的主电源采用TBA22灌装机的K016电源接入变频器的输入端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又一种优选,所述的中间继电器的电源为TBA22灌装机的输出模块A130的一个输出端子的A1信号。所述的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为+24VDC。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选用变频器取代智能卡,实现电机和控制系统分离。将变频器放置在电气柜内控制系统从GE PLC的输出模块中取信号,通过变频器改变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运行速度,其创新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由于驱动卡成本高,技术创新节约了维修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因停机造成的浪费,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该技术创新还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经创新改造后用一变频器控制电机,变频器单价为0.14万元,以改造后6台利乐TBA/22灌装机为例,可节约更换驱动卡的资金:(1.7-0.14)*6=9.36万元,该技术创新节约了维修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因原驱动卡故障造成停机和喷码不良带来的损失,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具体体现为:
1、此技术利用变频器控制减少了产品喷码不良,容易损坏,维修困难,维修成本高等问题。
2、系统从GE PLC中取信号通过变频器改变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运行速度来代替传统的驱动卡对电机的控制。
3、适用于所有乳品行业、啤酒行业、生物制药业、类似分包器控制的传统行业自动化的技术革新。
4、传统的驱动卡对电机的控制反应时间有限,利用变频器控制系统能够做到及时准确控制,安全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卡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食品灌装机的分包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方案如下:
1、选用材料:
2、如图1和2所示,控制电路的连接:原工艺智能卡直接对电机进行控制,创新后从TBA22输出模块A130的A1取信号作为24V中间继电器的电源,负极接入线排L1O中的142点连接,作为-24VDC,从中间继电器取一组常开点9点和11点,接入变频器的MO点和GND点,在将变频器的P01设定为01。
3、变频器主电源用原K016电源,将电源接入变频器的输入端子即可。将原设备上的主线接入变频器的输出端子。将原控制卡于电机的连接线全部拆开,把主电源线直接接入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6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联防伪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打捆机用抱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