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胶垫、减震装置和计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47010.8 | 申请日: | 201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装置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胶垫、减震装置和计算机。
背景技术
硬盘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计算机受到外界撞击或发生剧烈震动时,很可能会对硬盘造成损坏,从而造成数据丢失。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硬盘支架来支撑硬盘,且在硬盘与硬盘支架接触的位置处设置减震胶垫,对硬盘起到减震缓冲作用。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硬盘减震胶垫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现有的硬盘减震胶垫的结构较为单一(只有薄薄一层),在用于大容量硬盘(重量较大)的减震时,其减震性能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胶垫、减震装置和计算机,能够有效降低外界撞击或震动对被保护设备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被保护设备不被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胶垫,包括:
一胶垫本体,所述胶垫本体包括:
至少两个垫面体;
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垫面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垫面体的连接体;
由相邻的两个垫面体相对的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相邻的两个垫面体之间的连接体形成的吸震空间。
所述吸震空间为与外部连通的空间。
所述相邻的两个垫面体之间具有多个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绕所述连接体所在的平面的中心均匀分布,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相邻的两个垫面体的边缘连接,另一端向所述连接体所在的平面的中心延伸,与相邻的连接体连接成一体。
所述吸震空间为封闭空间。
所述胶垫本体的一表面上设置有凸块。
所述胶垫本体的一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绕所述表面的中心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减震装置,包括:
用于支撑设备的设备支架;
设置于所述设备和所述设备支架之间的减震胶垫;
所述减震胶垫包括:
一胶垫本体,所述胶垫本体包括:
至少两个垫面体;
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垫面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垫面体的连接体;
由相邻的两个垫面体相对的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相邻的两个垫面体之间的连接体形成的吸震空间。
所述胶垫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设备的贯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包括:
设备;
用于支撑所述设备的设备支架;
设置于所述设备和所述设备支架之间的减震胶垫;
所述减震胶垫包括:
一胶垫本体,所述胶垫本体包括:
至少两个垫面体;
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垫面体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垫面体的连接体;
由相邻的两个垫面体相对的表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相邻的两个垫面体之间的连接体形成的吸震空间。
所述设备为硬盘或光驱。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减震胶垫为中空结构,具有至少两个垫面体且相邻的两个垫面体之间具有吸震空间,中空结构的减震胶垫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外界冲击力和震动,对被保护设备起到更好的防震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硬盘减震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胶垫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减震胶垫的平面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胶垫的另一平面透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胶垫的又一平面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设置有减震胶垫的硬盘支架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胶垫的一结构示意图,所述减震胶垫100包括:一胶垫本体10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胶垫本体101为圆柱体结构,当然,所述胶垫本体101还可以为其他形体结构,例如长方体。
所述胶垫本体101包括:
至少两个垫面体1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胶垫本体101包括两个垫面体1011,当然,所述胶垫本体101还可以包括多个所述垫面体1011。
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垫面体1011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垫面体1011的连接体1012;所述连接体1012能够对被保护设备起到支撑作用。在生产过程中,所述连接体1012和所述垫面体1011可以通过模具一体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70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