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9699.8 | 申请日: | 201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龙;周红平;倪冬华;叶国强;姚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4 | 分类号: | H01B11/04;H01B7/17;H01B3/44;H01B7/3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3215 浙江省德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六类非 屏蔽 数据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数据电缆,尤其涉及用于音频、视频、图像等数据信号的高速传输数据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沟通越来越频繁,信息交换容量也越来越大。数据电缆是网络信息重要的传输介质,面临着新的技术变革与创新,一方面要提高传输速率,满足大容量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另一方面要提高传输稳定性,确保信息传输的质量。
以太网问世30多年来,网络传输速率已提高近千倍,经历了全双工以太网(10Mbps)、百兆以太网(100Mbps)、802.3u快速以太网(1000Mbps),到现在的万兆以太网(10Gbps),未来还将向10万兆以太网(100Gbps)发展。从目前信息传输技术发展看,万兆以太网将是未来几年网络建设的方向和趋势,在未来五年内适合万兆以太网的高速数据传输电缆的需求将快速增加。
数据电缆的研发和制造与以太网发展同步,制造厂商先推出3类(10Mbps)、5类(100Mbps)超5类和6类(1000Mbps),为信息网络建设和升级起着重要作用。现有超6类数据电缆一般以实心骨架和平滑型护套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内部和外部的干扰信号相互串绕以及衰减余量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万兆以太网络应用时的各项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内部和外部的干扰信号相互串绕以及衰减余量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电缆,该数据电缆提高电缆的抗串音干扰性能,改善了线对间的串音性能,提高了衰减余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六类非屏蔽数据电缆,该数据电缆由绝缘外保护套、十字隔离骨架和四组非屏蔽线对构成,绝缘外保护套的内圈设有呈锯齿型凹槽,十字隔离骨架采用发泡型十字隔离骨架,十字隔离骨架将绝缘外保护套的内腔隔离成四个腔体,四组非屏蔽线对分别设置在四个腔体内,并且在一个腔体内设置撕裂线,所述的非屏蔽线对由两根导线构成,导线由铜导体和包裹在铜导体上的绝缘层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绝缘层采用HDPE绝缘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十字隔离骨架的发泡度为15%~35%。再优选,所述的十字隔离骨架的发泡度为15%~2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十字隔离骨架的长度为4.0~6.0mm,十字隔离骨架最宽部的尺寸为0.4~0.8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凹槽的齿宽A为1.0~2.0mm,齿深为H为0.4~0.8mm,凹槽距绝缘外保护套外壁最薄的距离h为0.3~0.6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四组非屏蔽线对的节距配比值为13.0~13.5、9.0~9.4、16.0~16.5、10.0~10.5,四组非屏蔽线对节距配比数值、控制绞线纵向平均节距值最大偏差在1.5%以下。上述的结构减小了节距数值和实际节距值的误差,拉大了线对间的差值,提高了产品的串音指标。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
1、设计外护套采用深度锯齿型凹槽结构的目的,是为了使4组线对的位置相对更加固定,不容易发生移动变形,从而使线对之间的距离保持更加均匀稳定。同时,也可增加电缆内部的空间,提高电缆的抗串音干扰性能,解决电缆在实际应用中电缆间高频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
2、十字隔离骨架采用发泡结构,可减小十字隔离骨架的介电常数,从而提高十字隔离骨架的绝缘特性,保证电缆在实心绝缘和非屏蔽结构下,改善了线对间的串音性能,保持产品的安全耐燃特性和足够的衰减余量。
3、对绞线加工设备的节距系统进行改造,同时重新设计线对的节距配比值,减小了节距数值和实际节距值的误差,拉大了线对间的差值,进一步有效改善电缆内部以及电缆与电缆之间的串音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衰减(ATT): ≤45.3dB/100m(500MHz)
(2)近端串音(NEXT): ≥33.8dB/100m(500MHz)
(3)近端串音功率和(PSNEXT): ≥31.8dB/100m(500MHz)
(4)回波损耗(RL): ≥15.2dB/100m(500MHz)
(5)缆间近端串音功率和(PSANEXT):≥52.0dB/100m(500MHz)。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9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