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样品立式放置且可自由更换的核磁共振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49935.6 | 申请日: | 201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时述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18 | 分类号: | G09B23/1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114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样品 立式 放置 自由 更换 核磁共振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样品立式放置且可自由更换的核磁共振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教学实验装置领域中的核磁共振实验装置大多是将测试线圈通过金属铜杆刚性连接至核磁共振仪的边限振荡器,测试样品横置于测试线圈中,测试线圈再置于一定区域的匀强磁场中。这种结构的装置有以下两个不足:
1、实验时,需要更换氢核样品和氟核样品,为了求得氟核的g因子,要求两种样品是在同一磁感应强度下进行实验。由于普通核磁共振实验装置的结构限制,更换测试样品时,必须将测试线圈从磁场中移出,换好样品后再放入磁场中,由于测试线圈和边限振荡器的总尺寸较长(在数百毫米数量级),实际的匀场区较小(在数毫米数量级),所以不能确保测试线圈和样品处于同一测试位置,尽管有的核磁共振实验装置带有位置标识,但只是一维标尺,同样不能确保测试线圈和样品处于同一测试位置,从而不能确保使磁感应场强度保持相同,这造成了实验的理论误差。
2、测试线圈在磁场中移动时,必须移动体积较大的边限振荡器,由此造成移动细度和精度不好,且测试线圈容易抖动。由于测试线圈对震动敏感,造成实验波形抖动甚至消失,实验稳定性和一致性变差,这造成了实验的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样品立式放置且可自由更换的核磁共振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样品立式放置且可自由更换的核磁共振实验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磁场主体,所述磁场主体的开口朝上,磁场主体的上端设置滑块,滑块下面连接圆形测试线圈骨架,圆形测试线圈骨架内设置中空的测试线圈,圆形测试线圈骨架的底部封闭用以承托测试样品,测试样品随圆形测试线圈骨架竖直插入磁场主体的匀场区中。所述磁场主体端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极片,极片经固定螺丝与磁场主体相导通,所述滑块在极片上滑动,并保持两者间电接触。所述滑块上设置高频接口,经过高频线将测试线圈连接到核磁共振仪的边限振荡器。所述滑块上还设置观察口,观察口正对磁场主体上的刻度线,便于观察测试样品处在磁场主体中的位置。
由此带来的益处是:
1、实验需要更换氢核样品和氟核样品时,无须移动滑块,也无须将测试线圈从磁场中移出,只要将测试线圈内自由状态的样品向上取出和向下置入即可,不会改变样品和测试线圈在磁场中的位置,从而确保了氢核样品和氟核样品在相同的磁感应场强度下进行实验保持,消除了实验的理论误差。
2、滑块在磁场主体上端面移动时,由于有平行极片的导向,所以移动细度和精度好,不会出现抖动。消除了测试线圈的抖动,实验时波形非常稳定一致性好,基本消除了测试线圈的抖动带来的实验测量误差。
3、本实用新型由滑块带动测试样品在磁场主体的匀场区中移动,且圆形测试线圈骨架为敞口结构,更换样品非常方便,学生甚至可以用草杆、树枝等活体生物来做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以及实验动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是在底座1上设置磁场主体2,磁场主体2的开口朝上,磁场主体2的上端设置滑块5,磁场主体2端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极片4,极片4经固定螺丝9与磁场主体2相导通,滑块5可以在在极片4上平稳滑动,并保持两者间电接触,以消除信号干扰。滑块5下面连接圆形测试线圈骨架6,圆形测试线圈骨架6内设置中空的测试线圈,圆形测试线圈骨架6的底部封闭用以承托测试样品,测试样品随圆形测试线圈骨架6竖直插入磁场主体2的匀场区3中。滑块5上设置高频接口7,经过高频线将测试线圈连接到核磁共振仪的边限振荡器。滑块5上还设置观察口8,观察口8正对磁场主体2上的刻度线,便于观察测试样品处在磁场主体中的位置。
实验时,经底座引入扫场电压,将“扫场电源”的“扫场调节旋钮”顺时针调节至接近最大,再往回旋半圈,这样可以加大捕捉信号的范围。再将样品放入探测线圈,通过核磁共振仪调节边限振荡器的频率,在示波器上显示捕捉到的核磁共振信号,调节核磁共振仪的旋钮时要慢,因为共振范围非常小,很容易跳过。调出共振信号后,降低扫描幅度,调节频率至信号等宽,同时调节样品在磁场中的位置,可以得到信号最强、尾波最多、驰豫时间最长的共振信号。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99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气体体积测量器
- 下一篇: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