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旋训练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49999.6 | 申请日: | 201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隋国华;黄珺;刘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5/12 | 分类号: | A63B5/12;A63B6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016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操训练器材,特别是用于鞍马训练的全旋训练器。
背景技术
鞍马动作是竞技体操男子项目中以控制全旋类转体动作高度平衡为主要特点的项目,对运动员的平衡能力要求比较高。鞍马项目的动作除了上法、下法、交叉之外,几乎所有的动作都是在鞍马全旋的基础上发展的,全旋动作的规范要求是身体各点的连续运动轨迹为伞形运动轨迹,从俯视看人脚的运动轨迹为接近圆形的封闭曲线,从侧面看人体脚的运动轨迹不在一个平面上,速度快时脚的轨迹高,速度慢时脚的轨迹也降低,有波浪状的高低起伏。全旋的动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全旋发展的各种动作质量。因此各国都比较重视在儿童训练阶段的全旋训练质量和训练方法。
CN86106644A,提出的训练方法最初起源于美国,此类训练方法主要不足是脚部运动轨迹基本在一个平面内,微小的起伏不符合全旋规范的技术要求。悬挂的绳索都在3米左右或更短些,练习时吊桶负重后向心力较大不利脚部转动。
CN201361421Y全旋训练器是在鞍马的一侧增设以鞍马为中心旋转的具器,它用于全旋转训练时随着身体各部位连续运动轨迹为圆周运动与上下起伏运动叠加的运动效果,但其增加部件结构复杂,且必须与鞍马配套训练,不能因地置宜和不同训练进度自由练习和训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设计一种完全符合全旋动作训练规范要求的训练器具,结构简单、安全方便,因地置宜进行自由练习和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全旋训练器,它包括吊绳、垂直转动架和水平转动架,其特征是垂直转动架由配重拉簧和悬挂在配重拉簧下端垂直转动件组成,水平转动架由垂直吊环、垂直轴承和设在垂直轴承中间的水平转动轴组成,所述垂直转动件中间的垂直转动轴下端与垂直吊环的顶端相连接,垂直吊环的下端与垂直轴承架相连接,所述水平转动轴的一端延伸为脚套支架,所述脚套支架上设左右脚套和扣紧带。
所述垂直转动件包括垂直吊框、设在垂直吊框内的水平轴承,和设在水平轴承中间的垂直转动轴,垂直转动轴穿过垂直吊框底部与垂直吊环顶面连接固紧。
所述脚套支架两侧分别设有左右脚脚套、左右踝托和左右小腿托以及相应的扣紧带。
上述设计的显著优点是结构简化,整个训练器具可折叠,便于携带,训练场地不限,也可在室外悬挂平地上练习。垂直转动件配用重力拉簧解决了全旋时脚的运动轨迹随速度的变化而高低起伏,加速时身体重心升高,双脚轨迹也相应提高,减轻运动的体力消耗,旋转时依靠垂直轴承的灵活转动,磨操力小转动灵活,使初练者双手不离地平面,增加安全感,能集中精神,加快掌握动作要领,提高练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图中虚线部份表示脚掌和小腿与脚套支架结构关系。
图2为图1水平支架立体结构图。
图3A~3C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全旋训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全旋训练器结构参看图1所示,它包括拉绳1、垂直转动架、水平转动架和脚套支架三部分。垂直转动架由配重拉簧2、垂直转动件组成。垂直转动件悬挂在配重拉簧2的下端。所述的配重拉簧2由弹簧套筒、螺旋弹簧19和重力拉杆20组成,重力拉杆20的下端穿过弹簧套筒的底部与垂直吊框3顶端相连接。
所述水平转动架由垂直吊环6、垂直轴承7和设垂直轴承中间的水平转动轴8组成。垂直转动件包括垂直吊框3,设在垂直吊框3内的水平轴承4和设在水平轴承4中间的垂直转动轴5。垂直转动轴5的上端由设在垂直吊框3内的限位片固紧,并能在水平轴承中间随惯性转动,垂直转动轴5穿过垂直吊框3的底部与垂直吊环6的顶面连接固紧,垂直吊环6下端由固紧螺栓9与垂直轴承7的外圈10固紧。水平转动轴8横穿垂直轴承7的中间,一端延伸为脚套支架11.
参看图2所示,脚套支架11两侧分别平行设置左右脚套12、左右踝托15和左右小腿托17,以及在左右脚脚套12上分别设脚套扣紧带14,在左右小腿托17上分别设小腿扣紧带18。在脚套12和踝托15底部分别设脚套固定销13和踝关节固定销16。
图1虚线所示为脚掌和小腿部与脚套支架11上各部件连结固紧状态。
如图3A~3C所示,为将本全旋训练器绑在练习全旋训练的双脚小腿上,在地平面上进行练习的多种姿势和状态,从图3A的21到图3C的29为完成一次全旋转动作,由图3A的21~22转体90°至图3B的24又转体90°。或者说是由图3A背面21到图3B的腹向24人体沿水平转动轴8转体180°,由图3B的腹向24转到图3C的背向29又转体180°,完成一个全旋360°动作。如双手着地虎卧撑式全旋练习为图3A的21、图3C的28、29,单手着地虎卧撑式全旋加转体练习为图3A的22和图3C的27,双手着地仰卧全旋练习如图3A的23~图3B的26,从上述几个图例可表示出练习者双脚被绑在脚套支架11的两侧双手或单手着地,拉绳1与人体水平位置始终保持一定的角度,且以转动方位无关,保持练习者双脚平直,这对于鞍马练习者的双脚平直优美是基本姿式之一,随着加速度而高低起伏,由于练习者身体贴近地面安全感增加,提高练习者练习高难动作的兴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未经宁波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49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腹肌板
- 下一篇:一种粮仓熏蒸防毒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