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头臂冲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55281.8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洪;何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五九精密锻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头臂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一种触头臂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精冲模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设置有成形和冲裁为一体的模具,当需要对零件进行成形加工时,只需在该工位冲压就能完成两道工序的加工,但是对于触头臂这类零件进行加工时,如果成形和冲裁都在一个工位完成,就会导致该零件冲裁时受到过大的压边力,零件的边缘会产生变形,并且还会使得冲头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减少触头臂在冲裁时受到的压边力的触头臂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触头臂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在上模板的下端面和下模板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上垫板和下垫板,在上垫板与下垫板之间设置有冲裁模,其中,所述冲裁模包括固定在上垫板下端面上的冲头固定板、固定在冲头固定板下端面的凹模、固定在下垫板上端面的凸凹模固定板、设置在凸凹模固定板上方的承力板以及设置在承力板上端面的卸料板,在上垫板与下垫板之间且与冲裁模并排设置有成形模。
所述成型模包括设置在凹模内的成形冲头I、设置在卸料板内的成形冲头II、分别设置在凹模两端的承力冲头、一端固定在承力板下端面,另一端依次穿过凸凹模固定板和下垫板并穿出下模板的传力杆;所述成形冲头I一端顶在冲头固定板下端面,另一端穿出凹模,所述成形冲头II一端顶在承力板上端面,另一端穿出卸料板并与成形冲头I相对应,所述承力冲头一端穿入冲头固定板内并与冲头固定板连接,另一端穿出凹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它将成形和冲裁分为两道工序,使得零件在进行冲裁工序时受到的压边力减小,降低了零件边缘变形的产生,同时,还使得冲头不容易断裂。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触头臂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在上模板2的下端面和下模板2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上垫板3和下垫板4,在上垫板3与下垫板4之间设置有冲裁模;其中,所述冲裁模包括固定在上垫板3下端面上的冲头固定板5、固定在冲头固定板5下端面的凹模6、固定在下垫板4上端面的凸凹模固定板7、设置在凸凹模固定板7上方的承力板8以及设置在承力板8上端面的卸料板9,在上垫板3与下垫板4之间且与冲裁模并排设置有成形模。
所述成型模包括设置在凹模6内的成形冲头I10、设置在卸料板9内的成形冲头II11、分别设置在凹模6两端的承力冲头12、一端固定在承力板8下端面,另一端依次穿过凸凹模固定板7和下垫板4并穿出下模板2的传力杆13;所述成形冲头I10一端顶在冲头固定板5下端面,另一端穿出凹模6,所述成形冲头II11一端顶在承力板8上端面,另一端穿出卸料板9并与成形冲头I10相对应,所述承力冲头12一端穿入冲头固定板5内并与冲头固定板5连接,另一端穿出凹模6。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在传力杆的作用下,推动承力板8和卸料板9上升,使得位于成形冲头I10和成形冲头II11之间的原材料在成形冲头I10和成形冲头II11的作用下成形,当冲压到一定距离时,卸料板9接触到承力冲头12,在承力冲头12的作用下,卸料板9、承力板8和传力杆13向下降,原材料成形完成,再将成形完成的原材料放到冲裁模上进行冲裁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五九精密锻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五九精密锻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5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离心铸造机
- 下一篇:一种冷轧带材卷取机卷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