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水量空气制水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55463.5 | 申请日: | 2010-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邓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朝明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1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量 空气 制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制水机,尤其是能够制作大水量的空气制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空气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将水分采出便产生了空气制水机。在我国已经有人取得空气制水机专利,例如:专利号CN20041001681.9,公告日2005年1月5日,发明人上海交大学生晋欣桥;专利号200620029647,公告日2007年10月31日,发明人吉林省延吉市曲成仁;2007年9月26日,重庆工商大学学生金国勇在电视和报纸媒体上宣称发明了空气制水机,向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在国际上,1996年加拿大某公司发明了空气制水机,并且有一代产品、二代产品。这些空气制水机的制水量都很小,24小时制水20公斤左右。怎么样制造出经济实用的大水量空气制水机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并且成为一个难点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制造经济实用大水量空气制水机的难点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水量空气制水机,它是利用空气中含有水分的特性,采用3倍的蒸发器集中量化地制作制水室,再通过冷热空气集中对流,而制作出的大水量空气制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制水机整体为卧式长方形,尺寸为长1000mm,宽600mm,高750mm,制水机外壳与制水机钢架连接,压缩机、冷凝器、过滤管、毛细管、蒸发器与制水室相连接。4根Φ40mm管道、热风罩、制水室连接。制水室由3倍的蒸发器组成,每组蒸发器之间采用直通式方连接,其一端与毛细管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制水室有热空气进出通道,进入2根Φ40mm,排出2根Φ40mm。制水室有铜管进出通道、热空气进出通道,出水通道,出水通道通过Φ20mm管道与贮水室连接,其余为密封状态。钢架分为上下二层,贮水箱与钢架连接构成下层,其余元件连接构成上层。水龙头与外壳和贮水箱连接,直管式放水龙头与外壳和贮水箱连接于贮水箱的底部,电器控制箱与内壳连接。电路情况:图中电源L端、开关6一端、指示灯7一端、紫外线灯8一端、散热电扇2一端、过载保护器5一端连接,散热电扇2另一端、启动绕组4一端、启动绕组4另一端、散热电扇2另一端连接,过载保护器5另一端、压缩机1一端相连接,压缩机1另一端、启动绕组3一端连接压缩 机1另一端、启动绕组3另一端、散热电扇2另一端、指示灯另7一端、紫外线灯8另一端、开关6另一端与电源N端连接,电源E端接地,开关接通时构成回路,指示灯亮,各电器元件开始工作同,如图(1)大水量空气制水机电路原理图所示。工作时,压缩机启动,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冷凝器而液化,再经过过滤管、毛细管、制水室蒸发器而汽化,再回到压缩机,形成封闭流通循环工作回路,液化产生的热量在散热风扇作用下形成热空气,被与之连接的接收罩及2根Φ40mm管道送到因汽化产生冷量的直通组合式蒸发器制水室里大量的冷气管上,而形成冷热集中对流,空气中的水分在制水室里形成凝露集中量化地析出,大水量制水形成。制水室的水流入贮水箱,打开水龙头开关便可使用制出的清水,贮水箱设有溢水孔,超出贮水量,水则顺溢水孔流出本制水机外面。溢水孔上方50mm处设紫外线灯,对贮水箱中的水作消毒杀菌处理。通风系统,空气经壳体栅孔进入机内,散热风扇将冷凝器产生的热量变为热风,经2根Φ40mm管道送到制水室内吹过蒸发器上大量的冷气管后,再经2根Φ40mm专门管道送到机外。
选择方案:制水室由3倍的蒸发器组成,每组蒸发器之间采用分列方式连接,其各端与毛细管各端、过滤管各端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连接。4根Φ40mm管道、热风罩、制水室连接。制水室有铜管进出通道、出水通道,其余为密封状态。制水室有热空气进出通道,进入2根Φ40mm,排出2根Φ40mm。出水通道通过Φ20mm管道与贮水室连接。工作时,压缩机启动,制冷剂经过压缩机、冷凝器而液化,再经过过滤管、毛细管、制水室蒸发器而汽化,再回到压缩机,形成封闭流通循环工作回路,液化产生的热量在散热风扇作用下形成热空气,被与之连接的接收罩及2根Φ40mm管道送到因汽化产生冷量的直通组合式蒸发器制水室里大量的冷气管上,而形成冷热集中对流,空气中的水分在制水室里形成凝露集中量化地析出,大水量制水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朝明,未经邓朝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5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活用水二次利用装置
- 下一篇:挖掘机斗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