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能的超微型直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56664.7 | 申请日: | 201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玲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7 | 分类号: | H02K1/17;H02K5/04;H02K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1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能 微型 直流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能的超微型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微型直流电机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及航模领域,以分别作为移动通信工具的振动源及航模飞行器上的驱动源。随着移动通信工具及航模飞行器不断向功能更强、体积更小、更薄、重量更轻的方向发展,电机也要求体积更小、更高效。
如图1所示,现有微型电机通常包括转子1’、定子2’及刷组3’。转子1’包括转子架11’及绕组12’,转子架11’包括转轴111’、套设于转轴111’一端的固定环112’以及位于转轴111’一端的换向器113’。定子2’包括机壳21’及位于机壳21’内的磁钢组合22’,磁钢组合22’包括套设于转轴111’上的轴承221’、套设于轴承221’上的拉管222’以及套设于拉管222’上的磁钢223’,其中,拉管222’一端的外壁面与机壳21’一端的内壁面接触。刷组3’包括位于机壳21’一端的座板31’以及安装于座板31’上、并且位于机壳21’内的两个电刷32’,二电刷32’上分别连接有一根导线4’。
为了保证拉管222’与机壳21’的接触面积,以及拉管222’与机壳21’之间的附着力度,拉管222’外径不能做得太小,对于体积要求较小的电机(如直径为3.2mm的超微型电机),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磁钢223’壁厚太薄,不易加工,另外,即使采用高磁性的钕铁硼磁性材料,表磁也达不到设计要求,电机综合性能太差。
此外,上述电机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1)如图2及图3所示,电刷32’具有直板部321’、由直板部321’的一端垂直延伸而出的垂直部322’、以及由直板部321’的另一端弯折倾斜延伸而出的倾斜部323’。座板31’靠近机壳21’的端面314’的中央设有中心孔315’,换向器113’安装在中心孔315’中。换向器113’的外径大于二电刷32’之间的刷距,安装换向器113’时,要求换向器113’下压下电刷32’的倾斜部323’,滑到座板31’的中心孔315’中。在换向器113’安装的过程中,下电刷32’的倾斜部323’发生了适度变形,需避免上电刷32’变形,待换向器113’安装到位后,下电刷32’的倾斜部323’弹性回复至原始状态。然而,实际操作中,人工操作下压下电刷32’的尺度不一,尺度小了,换向器113’容易挂到上电刷32’的倾斜部323’,造成上电刷32’变形,尺度大了,又容易造成下电刷32’过度变形(图2中示出了换向器113’正确的初始安装位置,而图3中示出的换向器113’初始安装位置太靠下,安装时尺度较大,下电刷32’易过度变形)。
(2)如图2所示,座板31’靠近机壳21’的端面314’上凸设有两个凸柱317’,每一凸柱317’具有两条直角棱,合格电机要求电刷32’的直板部321’与垂直部322’交接的直角位置处紧贴座板31’上凸柱317’的直角棱,即直板部321’与垂直部322’同时紧贴凸柱317’(如图2中II’处),产生的刷距为A。然而,由于现有电刷32’没有左右限位结构,往往装配人员在装配时为追求速度或其他人为原因,造成电刷32’的直角连接处没有紧贴座板31’凸柱317’的直角棱(如图3中III’处),这样制成的产品的刷距为B,B>A,为不合格产品。
(3)如图4所示,于座板31’上开设有通孔311’,电机导线4’穿过通孔311’,从通孔311’处引出。现有电机的导线4’从通孔311’引出后可上下左右活动,当电机安装到产品上后,工作时,由于振动,导线4’根部与座板31’端面的通孔311’处(如图4中I’处)产生摩擦,导线4’根部易发生疲劳折断。
(4)如图5所示,现有电机一般采用三极换向,其换向器113’具有三个换向片,由于换向片之间的平均电压与换向片数量成反比,因此,电位差相对较大,火花较大,这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并有可能产生电气噪音。
(5)现有电机一般采用手工锡焊将电刷32’与导线4’焊接在一起,然而,锡焊的原材料不够环保,并且手工锡焊用锡量过多,操作中排除的有害气体较大,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微型电机的电刷32’太小,焊接面很小,手工焊锡的操作难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能的超微型直流电机,其在保证拉管与机壳接触面积及附着力度的同时,可增加磁钢壁厚,改善电机的综合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56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小型电机的转子
- 下一篇:多能源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