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纬纱引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61315.4 | 申请日: | 2010-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4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新春 |
主分类号: | D03D49/00 | 分类号: | D03D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纬纱 引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纬纱引入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玻璃纤维原丝直接引入织布机进行织造的纬纱引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纤维布织造用的纬纱都要经过原丝、合股工序,原丝在、合股过程中与设备之间的摩擦会损伤纬纱,造成纬纱的抗拉强度下降,影响产品质量,纬纱在进入织布机之前还要通过储纬器引入,纬纱与储纬器的再次摩擦,导致纬纱断裂概率上升,从而增加了停机率,使产品质量和成品率受到严重影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储纬器结构又十分复杂,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还加强了对纬纱的摩擦,使纬纱断裂现象频发,进而提高了生产能耗,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耐用、降低摩擦强度、避免纬纱断裂的纬纱引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纬纱引入装置由支架、挡纱桶和张力调节轮组成,支架由支撑杆和连接杆组成,四根支撑杆的下部分别与四根连接杆端部固定连接,后支撑杆高于前支撑杆,前支撑杆的顶端与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前支撑杆的顶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后支撑杆固定连接,后支撑杆顶端与连接杆两端固定连接,连接后支撑杆顶端的连接杆上设置固定架,两个张力调节轮套在固定轴的中部,两个张力调节轮侧面的固定轴上分别套装弹簧,张力调节轮的直径设为5-15cm,固定轴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固定连接,固定轴下方的后支撑杆之间设置挡纱桶,挡纱桶底部设置通孔,通孔中设置氧化镁瓷眼,挡纱桶与后支撑杆固定连接,连接前支撑杆顶端的连接杆上设置连接架,连接架上设置两组张力调节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纬纱引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采用挡纱桶和张力调节轮的组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耗,使两股或者三股以上的玻璃纤维原丝穿过挡纱桶底部通孔的瓷眼后,引入两个张力调节轮之间,再导入两组张力调节弹片的操作十分方便,挡纱桶的设置避免了两股或者三股以上玻璃纤维原丝在作业中发散现象的发生,使原纱在作业中得以整齐的输送;张力调节轮的设置更是有效的调节了原丝的伸展,避免了原丝在输送过程中起毛现象的发生,克服了原丝的发散和缠绕;挡纱桶和张力调节轮的组合,结构简单,实用耐久,摩擦减小,制造成本低廉,杜绝了原丝的断丝现象,提高了原丝的抗拉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纬纱引入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纬纱引入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其中:1、为支架,2、为挡纱桶,3、为张力调节轮,4、为支撑杆,5、为连接杆,6、为固定架,7、为固定轴,8、为弹簧,9、为通孔,10、为连接架,11、为张力调节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图2所示的纬纱引入装置由支架1、挡纱桶2和张力调节轮3组成,支架1由支撑杆4和连接杆5组成,四根支撑杆4的下部分别与四根连接杆5端部固定连接,后支撑杆4高于前支撑杆4,前支撑杆4的顶端与连接杆5两端固定连接,前支撑杆4的顶端分别通过连接杆5与后支撑杆4固定连接,后支撑杆4顶端与连接杆5两端固定连接,连接后支撑杆4顶端的连接杆5上设置固定架6,两个张力调节轮3套在固定轴7的中部,两个张力调节轮3侧面的固定轴7上分别套装弹簧8,张力调节轮3的直径设为5-15cm,固定轴7两端分别与固定架6固定连接,固定轴7下方的后支撑杆4之间设置挡纱桶2,挡纱桶2底部设置通孔9,通孔9中设置氧化镁瓷眼,挡纱桶2与后支撑杆4固定连接,连接前支撑杆4顶端的连接杆5上设置连接架10,连接架10上设置两组张力调节弹片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新春,未经黄新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61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钩齿根数可调的穿综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片梭织机的坦克幅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