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油污模具结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61440.5 | 申请日: | 201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强;陈建忠;张全生;何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科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污 模具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防油污的模具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由于塑料材料具有成型产品快、原材料价格低等优点,塑料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如各种电容器壳等,这些都需要塑料模具的成型设备。
在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外壳成型模具中经常会出现油污现象,如图1所示,这种电容外壳的成型模具主要包括了动模10和定模20,动模10上设有动模导柱11和推动导板12,定模20上设有定模导套21,在模具的开合模时,定模导套21、动模导柱11和推动导板12之间会频繁的发生滑动摩擦,为减少磨损,在上述部件的摩擦表面必须涂抹润滑油,即开模后,动模导柱11外露部分的表面是有一层油脂的,这样一来当产品脱模后,向下掉落时就会碰到导柱外露部分而粘上油污,直接导致品外观不良和产品上的客户印字脱落,该问题长期困扰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容外壳成型模具所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供一种可防油污的模具结构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防油污模具结构装置包括动模、定模和分型面,在定模内设有定模导柱,在动模内设有动模导套,在定模与动模之间连接有导套柱结合体,导套柱结合体的导套部分与定模导柱相配合,导套柱结合体的导柱部分与动模导套相配合,导套柱结合体的导套部分设在定模内,导套柱结合体的导柱部分设在动模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防油污模具结构装置把定模上的定模导套改为定模导柱,把动模上的动模导柱和推动导板改为动模导套和导套柱结合体,导套柱结合体的导套部分高出分型面与定模让空配合,导套柱结合体的导套部分外露部分无任何配合要求,也就不需要抹油,把需要涂抹润滑油的部位全部都隐藏起,不与产品相接触,模具开模后产品即便掉在上面也无油可粘,使油污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解决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的油污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防油污模具结构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外壳成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防油污模具结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防油污模具结构装置包括动模10、定模20和分型面0。分型面0处于动模10和定模20的接触部位;在定模20内设有定模导柱22,在动模10内设有动模导套13,在定模20与动模10之间连接有导套柱结合体30,导套柱结合体30分为导套部分31和导柱部分32,导套部分31设在定模20内,导柱部分32设在动模10内,导套柱结合体30的导套部分31与定模导柱22相配合,导套柱结合体30的导柱部分32与动模导套13相配合。在开模后,由于导套柱结合体30接连了动模10和定模20,使得导套柱结合体30的导套部分31露出表面,但导套部分31的外表面无任何配合要求,也就不需要抹油,通过导套柱结合体30把需要涂抹润滑油的部位全部都隐藏在动模10和定模20的内部,不与产品相任何接触,模具开模后产品即便掉在上面也无油可粘,使油污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解决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的油污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描述,但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关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变更和/或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科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科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614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播种机
- 下一篇:可产生较佳亮度的透镜折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