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轮胎定型硫化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62470.8 | 申请日: | 201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龙;尹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华龙工贸有限公司;刘维龙;尹红伟 |
主分类号: | B29C35/04 | 分类号: | B29C35/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轮胎 定型 硫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硫化设备,尤其涉及一体式轮胎定型硫化设备。
背景技术:
巨型机模一体式硫化成型设备在进行合模时,总会由于内压过高造成合模困难的情况,而且合模时,合模缝隙较大,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容易合模且能减小合模缝隙的一体式轮胎定型硫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体式轮胎定型硫化设备,包括有上、下连接盘和拉杆,所述拉杆固定在上、下连接盘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内孔的上口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上支撑板中间有开孔,开孔下端有固定套固定在上支撑板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套的通孔与开孔相连通;所述固定套内滑动套装有主缸筒,所述主缸筒上端伸出开孔并位于上支撑板上,所述主缸筒内设置有主活塞杆,所述主活塞杆下端固定有主活塞,主活塞杆的上端伸出主缸筒外,所述主活塞杆的伸出端外套装有下环套,所述下环套位于主缸筒上侧并与主缸筒固定连接;所述下环套上设有进水口和回水口;所述下环套的环形边沿固定有下钢圈,所述下钢圈包括有与所述环形凹槽匹配的环形边沿;所述主活塞杆顶端固定套装有上环套,所述上环套外固定套装有定心盘,所述定心盘外固定套装有与下模具匹配的上模具;所述上、下模具的环形外壁上均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分别与上、下模具的外壁间形成有环形的气室,所述隔层上均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下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副缸筒,所述副缸筒内安装有副活塞杆,所述副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副活塞,所述副活塞杆顶端依次穿过副缸筒和下支撑板抵在主缸筒的下端面上。
所述的一体式轮胎定型硫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内均设置有隔板,所述隔层上的进气口分别位于隔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主、辅油缸,固定套筒,拉杆,上、下环套,上、下钢圈,定心盘,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及其配件,所述配件包括有螺丝、密封圈、导向套、顶帽、射流器和卡环。
本实用新型用液压系统控制活塞的移动。所述液压系统是采用高低压控制,增加电磁感应器,能够很好地控制主、副缸筒的高强度承载力。所述主、副缸筒采用45号钢精密加工,保证生产过程中缸壁不变形、不断裂。所述主、副活塞采用进口耐高温高压氟胶圈,很好地解决了整个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对密封系统的考验。
合模时,启动液压系统,主活塞带动主活塞杆向下移动,进而带动上环套、定心盘及上模具向下移动,最终实现合模。硫化过程结束后,启动液压系统,使副缸筒中的副活塞向上移动,进而使副活塞杆推动主缸筒使其向上移动,所述主缸筒再带动下环套向上,并使下钢圈不断脱离下模具,最终将成型后的轮胎实现卸模。
所述气室中增加的隔板保证了蒸汽的循环畅通,使模具受热面均匀,保证了轮胎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硫化效果好,不仅容易实现合模,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气室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体式轮胎定型硫化设备,包括有上、下连接盘17、18和拉杆15,所述拉杆15固定在上、下连接盘17、18之间,所述上支撑板17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具19,所述下模具19内孔的上口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上支撑板17中间有开孔,开孔下端有固定套12固定在上支撑板17的下端面上,所述固定套12的通孔与开孔相连通;所述固定套12内滑动套装有主缸筒13,所述主缸筒13上端伸出开孔并位于上支撑板17上,所述主缸筒13内设置有主活塞杆20,所述主活塞杆20下端固定有主活塞14,主活塞杆20的上端伸出主缸筒13外,所述主活塞杆20的伸出端外套装有下环套9,所述下环套9位于主缸筒13上侧并与主缸筒13固定连接;所述下环套9上设有进水口11和回水口10;所述下环套9的环形边沿固定有下钢圈8,所述下钢圈8包括有与所述环形凹槽匹配的环形边沿;所述主活塞杆20顶端固定套装有上环套4,所述上环套4外固定套装有定心盘3,所述定心盘3外固定套装有与下模具19匹配的上模具1;所述上、下模具1、19的环形外壁上均设有隔层,所述隔层分别与上、下模具1、19的外壁间形成有环形的气室5,所述隔层上均设有进气口6和出气口7;所述气室5内均设置有隔板22,所述隔层上的进气口6分别位于隔板22两侧。所述下支撑板18下端固定连接有副缸筒16,所述副缸筒16内安装有副活塞杆21,所述副活塞杆21下端固定连接有副活塞23,所述副活塞杆21顶端依次穿过副缸筒16和下支撑板18抵在主缸筒13的下端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华龙工贸有限公司;刘维龙;尹红伟,未经宁国市华龙工贸有限公司;刘维龙;尹红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62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盘前置金片送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深度定位器的快换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