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炉雾化压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062516.6 | 申请日: | 201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5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炼钢用压渣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在吹炼结束后,由于炉渣泡沫化严重不能直接出钢,所以需要对钢水进行压渣。目前,一般都是采用往炉内加入一定量的泡沫渣抑制剂来起到压渣的作用,但是这样增加了生产成本。但是如果不使用泡沫渣抑制剂,则需要倒炉出钢:即先将炉口慢慢地摇到渣面,倒掉一部分终点渣,再摇到钢面方能出钢。这种方法造成:1、转炉冶炼周期增加3~5分钟;2、由于来回倒炉,热量损失加大,出钢温度需提高10~20℃;3、提温、倒渣导致铁损的增加;4、加重了高温钢水对炉衬的侵蚀;5、倒完渣后渣量减少,影响到溅渣护炉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压渣装置,使转炉吹炼结束后可不倒炉直接出钢,从而缩短冶炼周期,减小热量损失,降低铁损,减轻高温钢水对炉衬的侵蚀,提高溅渣护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转炉雾化压渣装置,它由开有喷孔的喷头1和连接管2组成,两者焊接成一个整体;喷头1为台体,其内部是一空腔。
在转炉吹炼结束时,连接管2后部连接水管,喷头1将雾化水直接喷向炉口进行快速压渣,从而实现钢水的不倒炉直接出钢。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将转炉冶炼周期可控制在32分钟以内,相应缩短转炉冶炼周期3~5分钟,减小来回倒炉的热量损失,降低吹炼和倒渣铁损,减轻高温钢水对炉衬的侵蚀,提高了溅渣护炉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炉雾化压渣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炉雾化压渣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炉雾化压渣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2和3可知,本实用新型转炉雾化压渣装置,它由开有喷孔的喷头1和连接管2组成,两者焊接成一个整体;喷头1为台体,其内部是一空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喷头1台体的截面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椭圆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连接管2可以是直管或是弯管。
本实用新型转炉雾化压渣装置,对喷孔数量和喷孔的直径有一定要求。若喷孔数量多、孔径大,则形成不了雾化效果,使用时易发生“放泡”等安全事故;如果喷孔数量少、孔径小,则雾化效果不好,从而起不到良好的压渣效果。所以,为了达到最好的压渣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喷头1上的喷孔数量为8-10个,喷孔直径D=φ1-3mm。
为了使喷出的雾化水更均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连接管2与喷头1相连接部分的轴线与喷头1台体的中心线相重合。
转炉吹炼结束,在炉渣泡沫化严重,无法倒炉和造成炉口易下渣情况时,本实用新型的转炉雾化压渣装置的连接管后部连接水管,喷头将雾化水直接喷向炉口进行快速压渣,从而实现钢水的不倒炉直接出钢。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时为了保证喷射出来的水呈雾化状态,水压最好为15~16kg。在喷水时,人站在炉口侧面5m以外,每次喷水时间不超过1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625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杆铰驱式采摘爬梯
- 下一篇:可自动接收物品的智能安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