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箱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1221.5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于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H05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箱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机箱和具有该机箱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使用计算机的人士可以了解,计算机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到一些不常用的附件,如用于计算机机箱的拆装和元部件更换的小螺丝刀、用于加长数据线的延长线等,这就涉及到了该些不常用元件在不使用时的收纳,以及需要使用时的方便拿取问题。
通常,该些元件是集中放置于一收纳盒或一附件包中,在使用时找到收纳盒或附件包后,从中拿取所需要的物品。但由于收纳盒或附件包与计算机分开设置,相互独立,收纳盒或附件包的放置位置,相对于计算机来说,通常不是位于随手可及的范围,因此并不能达到方便使用的目的。另外,收纳盒或附件包的使用,无疑还增加了计算机配置的成本,造成浪费。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设置于计算机的机箱内,包括主板、硬盘和光驱等。通常,在尽量使机箱体积最小化的前提下,将计算机的各部件精心布局在机箱内部后,在机箱内部,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剩余空间,若能够利用该剩余空间,使计算机的备用附件结合放置于计算机机箱上,不失为一方便存纳备用附件的绝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箱及电子设备,所述机箱上形成有用于放置备用附件的存储装置,以方便收纳和取用该些备用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包括:
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形成用于安装电子元部件的中空空间;
用于收纳物品的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内。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机箱,所述机箱本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开槽,所述存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的内部,且所述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通过所述开槽与外界连通。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机箱,所述机箱本体的第二表面具有开槽,所述存储装置形成为能够从所述开槽伸出的抽屉式结构。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机箱,所述存储装置还包括一覆盖所述开槽且呈翻转开合式的挡板。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机箱,所述机箱还包括:
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与所述存储装置连接;
用于驱动所述弹性结构使所述存储装置自动从所述机箱本体内弹出的按钮。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机箱,所述存储装置内部设置多个隔板,形成多格存储空间。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主板;
数据存储单元;
数据处理单元;
机箱,所述机箱包括:机箱本体,所述机箱本体的内部形成中空空间,所述主板、所述数据存储单元和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内;用于收纳物品的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内。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机箱本体的第一表面具有开槽,所述存储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中空空间的内部,且所述存储装置的存储空间通过所述开槽与外界连通。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机箱本体的第二表面具有开槽,所述存储装置形成为能够从所述开槽伸出的抽屉式结构。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机箱还包括:
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与所述存储装置连接;
用于驱动所述弹性结构使所述存储装置自动从所述机箱本体内弹出的按钮。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机箱和电子设备,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机箱的空余空间,设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电子设备的备用附件,使得工作过程中,备用附件的存取更加方便、简单;
所述备用附件的存储装置结合设置于机箱上,无需使用单独附件包存放,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机箱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机箱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机箱及具有该机箱的电子设备,在机箱内部的中空空间内,设置用于收纳物品的存储装置,使电子设备的部分备用附件能够通过机箱存放,达到方便用户取放该些备用附件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12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动作识别功能的游戏手柄
- 下一篇:复合抛物面聚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