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轨距专用测量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1902.1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7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豪;张孟悦;陶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豪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轨距 专用 测量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点定位、游标原理测量技术领域,是一种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真实铁路轨距,测量精度高并适应夜间作业。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修理、维修铁路使用的轨距尺测量铁路轨距时,不能一次性检测到铁路轨距的最短距离,通常采用一点不少于三次的试探式相邻点测量,再取其中最小值作为该点轨距数值的方法,经常使用这种“轨距尺”存在着三个主要缺点: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测量效率低,造成测量误差大。
随着列车重载高速及客运专线的开通,车流密度越来越大,线路维修天窗点往往在夜间,晚间施工时传统轨距尺无法使用。
针对现行高速、客运专线的运行,对铁路轨距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度值1毫米的轨距尺难以保证其列车运行需要,且标尺刻线结构上公用一条读数红刻线,检定时就必须互相兼顾合理分配各检测点误差,从而带来整体测量精度大大降低。
铁路肥边(钢轨长时间工作轨面压踏轨头侧面突出部分)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检测真实性,更难以保证测量钢轨轨面下16毫米处的轨距尺寸,危及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1.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方案是:在尺身固定端设置两测量块作为纵向测量基准线,在活动端设置一个测量块,通过横向移动活动测量块接触另一侧钢轨内侧,透过放大镜视窗从标尺刻度和游标刻线上来读取测量值,检测铁路轨距时始终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到两线间的最短距离。
2.在尺身固定端两测量块处设置两个可调节式点接触开关,尺身固定端装有电池并安置两个固定端两测量块接触钢轨时绿灯提醒及夜间标尺处照明用。
3.为提高测量精度,本实用新型实行专一测量,避免由于检测点多互相兼顾而影响测量精度,本实用新型只对1435点测量,采用游标原理使该尺分度值达到0.2毫米,标尺刻线涂反光漆以提高其夜间清晰度。
4.测量块设计为L型,测量时避开铁路肥边(钢轨长时间工作轨面压踏轨头侧面突出部分)直接测量钢轨轨面下16毫米处,检测到真实铁路轨距。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避开铁路肥边直接快速准确地检测到铁路真实轨距,测量分度值达到0.2毫米,由于固定端两测量块处安置可调节式点接触开关,两测量块接触钢轨时绿灯LED灯提醒后测量,夜间打开标尺处白色LED灯照明反光测量,适应夜间作业用,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标准铁路线路。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标尺刻线俯视放大示意图
图4是测量块主视示意图
图5是测量块侧视示意图
由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1、活动端测座;2、活动测量块;3、连接杆;4、绿LED灯;5、推拉杆;6、白色LED灯;7、放大镜;8、标尺;9、推拉手柄;10、活动端绝缘套;11、手柄;12、水平泡;13、尺身;
14、固定端绝缘套;15、电池;16、固定端连接座;17、固定测量块;18、固定端测座;19、点接触开关;20、游标标尺;21、超高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做法是测量时用手握住手柄11把本实用新型放在钢轨上,固定端测座18下两个测量块17,靠在一侧钢轨内侧作为测量基准面,活动端测座1下活动测量块2靠在另一侧钢轨内侧,利用尺身自带电池15两个点式开关19完全接触钢轨闭合绿LED灯4亮,用手指推动推拉手柄9带动推拉杆5连接杆3及活动测量块2向另一侧钢轨内侧位移,并有一定的测量力存在,透过放大镜7观察标尺8及游标标尺20上刻线重合性,先读取轨距标尺刻线再读游标重合线,两着相加即为该点轨距数据,夜间测量时打开白色LED灯6即可清晰观察标尺读取轨距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豪,未经张世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1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滑角测试仪
- 下一篇:用于地下矿山装药车的伸缩臂液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