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吹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2362.9 | 申请日: | 201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蔡仲光;黄东;张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远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0 | 分类号: | H01B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152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吹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吹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的绝缘层、外护层等高分子结构层主要通过热挤出方式制造,电缆挤出层挤出成型后,先对其进行冷却,待其冷却后再用油墨印刷电缆商标、厂标、长度等相关的电缆信息或标志。若电缆挤出层表面带有水分,电缆标志将无法印刷,因而要对挤出后的电缆挤出层进行干燥处理。通常电缆挤出层的吹干方法是在挤出机冷却水槽处直接用压缩空气将水分吹干,或者用圆环上设有均布出气孔的圆环吹干器进行吹干。上述直接用压缩空气将水分吹干的方法,因压缩空气方向性较差,故只对电缆挤出层的一个面有吹干效果;上述带均布出气孔的圆环吹干器,若环上的孔太少,则吹干面不能覆盖整个电缆圆周,若孔太多则空气压力不够,不能有效除去电缆挤出层表面的水分,且带均布出气孔的圆环吹干器的圆环内孔直径是固定的,只能容许电缆挤出外径比之小的电缆通过,当电缆挤出外径大于圆环内孔直径时,则要停机更换圆环,造成电缆制造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生产流水线上的结构简单的立柱式电缆吹干装置,以达到节能、高效率、低成本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为生产流水线中应用于吹干工序的设备,不包括其他生产或传送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缆吹干装置,包括支承平台,支承平台上装配储气箱。所述储气箱竖立于电缆通道的左右两侧,其外壁朝向电缆的一侧设置竖向缝状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开口朝向与电缆前进方向反向相割,出气口的开口与电缆轴线间的夹角为15°-60°。储气箱为环形薄壁腔体结构,采用紧固件固定于支承平台。所述支承平台沿垂直于电缆轴线方向设置凹槽,储气箱可根据电缆的直径,通过调节紧固件,沿凹槽调整箱体的间距。所述紧固件由螺杆与螺母组成,螺杆安装于储气箱的中空轴线位置且贯穿储气箱的上下平面。所述储气箱底部连接气体导管,气体导管的另一端为进气口。所述气体导管的管路中安装气压表、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从缝状出气口中喷出的高压缩空气吹干电缆,使电缆挤出层的整个外表面受到压缩空气的吹干作用,吹干效果极佳,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气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支承平台,2-储气箱,3-气体导管,4-气压表,5-出气口,6-阀门,7-进气口,8-紧固件,9-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2、3所示,一种电缆吹干装置,包括支承平台1,支承平台1上装配储气箱2。所述储气箱2竖立于电缆9通道的左右两侧,其外壁朝向电缆9的一侧设置竖向缝状出气口5。所述出气口5的开口朝向与电缆9前进方向反向相割,出气口5的开口与电缆9轴线间的夹角为15°-60°。储气箱2为环形薄壁腔体结构,采用紧固件8固定于支承平台1。所述支承平台1沿垂直于电缆9轴线方向设置凹槽,储气箱2可根据电缆9的直径,通过调节紧固件8,沿凹槽调整箱体的间距。所述紧固件8由螺杆与螺母组成,螺杆安装于储气箱2的中空轴线位置且贯穿储气箱2的上下平面。所述储气箱2底部连接气体导管3,气体导管3的另一端为进气口7。所述气体导管3的管路中安装气压表4、阀门6。该装置工作时打开阀门6,压缩空气从进气口7进入,通过气压表4监控装置内的压力状况,空气沿气体 导管3进入储气箱2,最后从具有空气压缩作用的出气口7喷出,达到将电缆9挤出层表面的水分吹干的目的。
以上描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远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远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23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车司机控制器用精密旋转油浸电位器
- 下一篇:光电复合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