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剖筒自毁一次性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2748.X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01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水;李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耕耘专利开发有限公司;李丹宇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毁 一次性 注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注射器,该注射器是一种在注液的同步针筒也被剖切自毁的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剖筒自毁一次性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使用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但其一次性的说法是:被使用一次后集中处理唯是,其后果未能从根本上杜绝该一次性注射器用后被重复使用的现状,未能彻底避免因不安全注射造成的交叉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或艾滋病等血液传播类型病毒的交叉感染。对于涉嫌因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并且回收和出售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造成的交叉病毒感染的事件各地都有被查出的报道。继之一次性塑料注射器之后又不断有自毁类型注射器等专利的公开,但究其结构方案都是要等注液完成后再进行破坏,这种以注液后人为的事后自毁的方法,尚有被人为的二次利用的可能,或者因结构复杂而操作不到位并不实用。一次性注射器用量极大并关系到生命的安全,所以创造出一种真正函义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尤为迫切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注射器在注液的同步针筒即被剖切自毁致废的一次性使用的剖筒自毁一次性注射器的结构方案和产品,从而达到实现真正函义的注射器一次性安全使用,有效地杜绝了人为的再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剖筒自毁一次性注射器,包括针筒和针筒内配套的推拉杆旋合连接的注塞头组成。所述的针筒为中空一直圆筒,前端设有针头,后端设有供推拉用的挡翼,针筒的内径壁上轴向通条设有一凸出R槽,针筒的外圆壁轴向的中部段上均布至少有一条沿槽两旁均设有加强筋的沉壁剖切槽,该沉壁剖切槽和内径上的凸出R槽位置成十字错开交叉设置,沉壁剖切槽底和针筒内圆间形成的壁厚度应在0.05mm~1.0mm之间,其槽宽度为0.5mm~5mm内,长度可为该注射器推液的行程设定。
所述的推拉杆主体为多幅条环圆形成,后端部设有推拉用的挡翼,前端头部中心轴向设一螺旋孔。
所述的注塞头由剖切刀片、活络头、注塞芯、销轴、胶套组成;剖切刀片的中部有一销轴通孔,下直边和前端弧形上刀背形成尖角并尖角的向下部为锋利刀口,后端直角状,剖切刀片至少使用一件。上述活络头的上段为外螺旋牙,下段的中部有环圆槽,其槽宽略大于剖切刀片的高度,并槽上侧的圆径大于槽下侧的圆径,活络头的圆径中心有一装配用工艺通孔,活络头由外螺旋牙和推拉杆的前端头部螺旋孔旋合连接。上述的注塞芯的上端面中心设有配合活络头下端圆径轴向滑动的沉孔,外圆下段上有一环圆V槽、轴向上设一R凹槽,和R凹槽成十字交叉位置的外圆和内沉孔形成的壁厚环上均布至少一个刀片槽,垂直于槽并横向贯通槽两侧的壁厚环上设有销轴通孔,下端面为配合针筒内针头部的形状;上述的剖切刀片尖角向外锋口向下、通过其上的销轴通孔由销轴活动连接在注塞芯的刀片槽中,并由其后端部把活络头的下端圆套接在注塞芯上端面的沉孔中作滑动套接,剖切刀片相对以销轴为轴心、以活络头为上下摆动力形成杠杆摆动连接;上述的胶套为塑胶类软材料制作,其内圆、底部形状均配合注塞芯外部形状紧密套接在注塞芯上,并相对于注塞芯外圆上轴向R凹槽的位置、胶套的外圆轴向径上设有一对应于针筒内圆凸出R槽的R凹槽,胶套的外径及其上的凹槽和针筒的内径及凸出R槽均作紧密滑动尺寸配合。
上述各连接形成:推拉杆和注塞头螺纹旋接配套在针筒内中,注塞头由胶套上的R凹槽和针筒内壁上凸出R槽配合导向,则注塞头上的剖切刀片的尖角锋口对应在针筒上的沉壁剖切槽中心位置上。当活络头被向上提则剖切刀片作杠杆摆动并由销轴和活络头上的环圆槽限定角度则尖角锋口向下偏移藏入注塞头中,即相对尖角锋口至针筒中心的半径小于针筒中心至针筒外径上的沉壁剖切槽底的半径,也即是注塞头被向上拉动作抽液动作时剖切刀片的尖角锋口和针筒的内壁不抵触可完成抽液;当活络头被下推,则带动剖切刀片作杠杆摆动至底边及刀口相对水平状,活络头的下端面贴在注塞芯的上端面的沉孔底面上时,剖切刀片的尖角锋口相对至针筒中心的半径略大于或等长于针筒中心至针筒外径上的沉壁剖切槽底的半径,也即是剖切刀片的尖角锋口相对切入并平齐和或长出针筒外径上的沉壁剖切槽底面上、向下移动作注液并剖切针筒上的沉壁剖切槽薄壁部位,待注塞头被推到底完成注液、针筒筒体同步被剖切自毁。本方案实现拟定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耕耘专利开发有限公司;李丹宇,未经福州耕耘专利开发有限公司;李丹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27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线圈永磁电磁一体化稳态机构
- 下一篇:蒸饮压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