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油泥模型探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3280.6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6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程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14/04 | 分类号: | F21L14/04;F21V21/06;F21W131/4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方洪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油泥 模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型制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汽车油泥模型的探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外形设计通常需要先在电脑上制作虚拟的三维造型,然后以虚拟造型为蓝本,由专业造型人员借助油泥刮刀、刮片、测量仪器、模板、金属膜等工具来制作油泥实体模型,以验证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车模在真实情况下应有的视觉效果,便于做相应的改进。目前,各汽车厂家在制作油泥模型的时候,需要在模型的上方固定安装多个组合灯,以照亮工作空间,方便造型人员工作;同时,模型制作好以后,也是借助其上方的组合灯灯光来进行观测和评审。由于组合灯是从上往下照射的,这样将模型的顶部和上部照射得比较清楚,但模型的侧面和下部如保险杠下方区域和前格栅等,因无灯光直接照射而光线较暗,会影响模型制作的效率,使造型人员难以清楚观测模型侧面和下部的细微造型,不利于及时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油泥模型探照装置,以便于观测实体模型侧面和下部的细微造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油泥模型探照装置,包括组合灯、组装架、方框和定位轴,所述组合灯安装在组装架内,该组装架位于方框中,组装架的中部固定在定位轴上,所述定位轴的两端分别与方框的两根侧框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照亮油泥模型的侧面和下部,比如制作或观测前格栅的时候,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模型的正前方,打开组合灯,使组合灯的灯光从前往后照射,灯光直接照射在模型的前端面,能够将模型的前端面照射清楚,以便于观测和及时改进,有利于提高油泥模型的制作效率;同理,当需要制作或观测模型侧面的时候,只要将本实用新型移动到模型的侧边,使组合灯直接照向需要的区域即可。
为了提高照射的效果,使照射的地方更清楚,在所述组装架内安装有一排组合灯,两相邻组合灯之间具有间距。
所述定位轴由无缝钢管和螺栓组成,在无缝钢管上安装组装架,无缝钢管的两端均焊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轴线与无缝钢管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螺栓穿过对应的方框侧框条,由螺母锁紧。定位轴结构简单,各构件取材方便、成本低,并且组装容易;松开螺母的时候,可以调节组装架及组合灯的倾角,以适应照射不同区域的需要。
在所述螺母与方框侧框条之间设有平垫圈,该平垫圈套装于螺栓上。平垫圈起增大支撑面,防止损伤零件表面和垫平的作用。
在所述螺母与平垫圈之间设有弹簧垫圈,该弹簧垫圈套装于螺栓上。弹簧垫圈的作用是拧紧螺母以后,弹簧垫圈给螺母一个弹力,抵紧螺母,使其不易脱落,这样增强了对组装架定位的可靠性。
所述方框下框条的两端由底条支撑,该底条与方框下框条相垂直,底条顶面的中部与方框下框条焊接,底条顶面靠近端部的位置通过支撑条与方框侧框条相焊接。以上结构连接可靠,能有效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移动及定位,在所述底条底部的两端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
所述组装架为前端敞口的矩形盒状结构,该组装架的背面与无缝钢管相固定,且组装架背面的中央安装有绞线盘。以上组装架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制作,并有利于与无缝钢管连接;在组装架上安装绞线盘,将组合灯的导线绕套于该绞线盘上,在移动装置的时候,通过绞线盘进行收线或放线,可以防止导线在地面散乱、缠绕。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移动灵活,操作方便、可靠,可用于照亮油泥模型的侧面和下部,以便于观测和及时改进,有利于提高油泥模型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组装架以一定倾角定位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组合灯1、方框2、定位轴3、螺母4、平垫圈5、弹簧垫圈6、底条7、支撑条8、万向轮9、组装架10和绞线盘11构成,所述方框2由上、下、左、右四根框条首尾相连而成。方框2下框条的两端由底条7支撑,该底条7与方框2的下框条相垂直,底条7顶面的中部与方框下框条焊接。在每根底条7与对应侧方框侧框条之间设有前后对称的两根支撑条8,各支撑条8的下端焊接在底条7顶面靠近端部的位置,支撑条8的上端与方框侧框条的中部相焊接。在所述每根底条7底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9,以便于整个装置移动及定位。
从图1、图2、图3和图4中可知,在方框2内设置组装架10,该组装架10为前端敞口的矩形盒状结构。在组装架10内安装有一排组合灯1,两相邻组合灯1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组合灯1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是两个、三个、五个或者更多,组合灯1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在组装架10背面的中央安装有绞线盘11,所有组合灯1的导线绕套在该绞线盘11上,在移动装置的时候,旋转绞线盘11进行放线或收线,以避免导线在地面散乱、缠绕。所述组装架10背面的中部与定位轴3连接,定位轴3与方框的侧框条相垂直,并由无缝钢管3a和螺栓3b组成,在无缝钢管3a上固定组装架10,无缝钢管3a的两端均焊接有螺栓3b,所述螺栓3b的轴线与无缝钢管3a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螺栓3b穿过对应的方框侧框条,由螺母4锁紧。在所述螺母4与方框侧框条之间设有平垫圈5,平垫圈5套装于螺栓3b上。平垫圈5增大支撑面,以防止损伤方框侧框条的表面。在所述螺母4与平垫圈5之间设有弹簧垫圈6,弹簧垫圈6也套装于螺栓3b上。弹簧垫圈6给螺母4一个弹力,抵紧螺母4,使其不易脱落,以增强对组装架10定位的可靠性。当松开螺母4,将定位轴3连同组装架10转动一定角度,重新锁紧螺母4后,可以使组合灯1保持一定倾角,以适应照射不同模型区域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3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棒及具有该导光棒的照明组件
- 下一篇:一种废旧干电池再利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