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型随身怀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3938.3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A61H2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随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型随身怀炉,尤其涉及一种兼具取暖及按摩身体的双重功能的怀炉。
背景技术
寒流来袭时,许多怕冷的人都会戴上手套或是使用暖暖包来取暖。而戴手套仅能温暖手部,而无法温暖身体,且戴上手套时,会造成工作不方便。此外,暖暖包虽然有其便利性,但用完即丢,不仅成本高,且不符合环保减碳的原则。
因此,一种可充电且能随身携带的怀炉即因应而生,由于其体积小因此又俗称「暖暖蛋」。而目前市售的充电式怀炉或暖暖蛋,皆只有发热取暖功能,而无振动按摩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振动型随身怀炉,其可随身携带供使用取暖及热敷,且同时可作为振动按摩器使用,达到一物多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振动型随身怀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壳,其中间设有一通孔,且该通孔上设有一导热片;一控制电路板,设在该底壳内,其具备一电源连接介面;一电池,是与该控制电路板呈电性连接;至少一发热元件,电性连接在该控制电路板其中一侧面,用以产生发热源,且该发热元件的外侧抵靠在该导热片的内缘面;一振动马达,电性连接在该控制电路板其中一侧上,用以产生振动源;一上壳,固定在该底壳上,据以构成一可振动按摩的可携式怀炉。
前述的振动型随身怀炉,其中导热片由易于传导热量的材质构成,另其底面侧边更设有一卡扣及螺丝。
前述的振动型随身怀炉,其中电源连接介面为一USB插座。
前述的振动型随身怀炉,其中上壳表面更设有一选择开关。
前述的振动型随身怀炉,其中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元件,该控制元件包括充电模组及温控模组。
前述的振动型随身怀炉,其中发热元件为金属发热体、陶瓷发热体及红外线发热体其中任一或其组合式。
借此,本实用新型振动随身怀炉,其体积与一般怀炉相当,而充分利用其内部空间及电路板,得以结合一小型的振动马达,进而使得暖暖蛋也同时可作为按摩器使用,尤其亦可作为美容热敷兼按摩,达到提高使用范围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底面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4-4断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块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底壳
11通孔
12插座口
20导热片
21内缘面
22螺丝
23套盖
24卡扣
30控制电路板
31控制元件
32电源连接介面/USB插座
40电池
50发热元件
60上壳
61穿孔
62选择开关
70振动马达
80怀炉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振动按摩的可携式怀炉80,其较佳实施包含有:
一底壳10,其中间设有一通孔11,且该通孔11上设有导热片20,其是由易于传导热量的材质的构成,例如:铝、铜等导热系数佳且质轻的材质。本实施例中,该导热片20具有一卡扣24而卡制在该底壳10,再借由一螺丝22锁定在于底壳10的底缘面,再由一套盖23予以封闭,但不限定于此,等效固定方式皆可实施;另,该底壳10侧边设有一插座口12。
一控制电路板30,是设在该底壳10内,其具备一电源连接介面32,本实施例中,该电源连接介面32是设成一USB插座型态。再者,该控制电路板30上设有所需的控制元件31,例如:充电模组、温控模组等元件,但此等元件是属现有技术(Prior Art),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标的,容不赘述。
一电池40,是与该控制电路板30呈电性连,其较佳实施例为一充电式电池,例如:锂电池,但不限定于此,即一般的充电(二次)电池亦可实施。于是,当电源连接介面32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对该电池40进行充电。
至少一发热元件50,是电性连接在该控制电路板30其中一侧面,用以产生发热源,且该发热元件50的外侧抵靠在该导热片20的内缘面21,该发热元件50为一金属发热体或陶瓷发热体,或是红外线发热体等元件所构成,当该发热元件50产生热能传递至导热片20时,即可使底壳10表面产生取暖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3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