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正压止回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3990.9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3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伟;金正奎;路锦新;董文华;张生辉;布玉臣;王继海;王利军;卢延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伟 |
主分类号: | B01F5/02 | 分类号: | B01F5/02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建华专利事务所 23119 | 代理人: | 赵建华 |
地址: | 163714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压 止回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止回器,具体是安装在水处理工艺中喷射器与酸、碱计量箱之间的防正压止回器。
二、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工艺中,高压水经过喷射器时,在喷射器处形成高速射流,在混合室形成真空产生负压,将酸、碱吸入混合室,再通过管道将需要的浓度介质送到离子交换室内。水处理工艺中再生输送液所使用的喷射器具有抽真空、混合、进水等三种功能。目前,所用的喷射器其药液吸入口与酸、碱计量箱药液出口直接连接,在喷射器内的负压作用下,酸、碱药液从计量箱内不断的吸入的过程中,遇到设备结钙、运行设备酸门不严、入口压力低等现象时,喷射器出口阻力增大,不能形成负压,致使喷射器内出现正压,喷射器内的液体在正压的作用下,顺着吸入口进入酸、碱计量箱内,计量箱内的酸、碱遇水后会发产生剧烈反应,不仅损坏设备,而且会引发爆炸,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正压止回器,用于防止喷射器内形成正压时,水倒流回酸、碱计量箱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防正压止回器为一侧有药液吸入口、泄压口,另一侧中部有出口,两端装有密封端盖的壳体,壳体内装有两组止回组件,壳体的出口连接喷射器入口,药液吸入口与酸、碱计量箱连接;所述的止回组件包括逆止座、逆止珠、逆止珠罩,逆止珠罩上有排液孔,止回组件与壳体内壁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出口连接喷射器入口,药液吸入口与酸、碱计量箱连接,内部装有两组止回组件,通过两组止回组件构成泄压和药液两个通道;当喷射器内为负压时,泄压通道处于关闭状态,酸、碱计量箱内的液体通过药液通道正常吸入喷射器内;当喷射器内出现正压时,药液通道关闭,泄压通道打开,从喷射器倒流的液体从泄压通道排出,不再倒流进入酸、碱计量箱内,避免损坏设备,有效的消除了安全隐患。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药液吸入口,2泄压口,3出口,4、4a密封端盖,5壳体,6、6a逆止座,7、7a逆止珠,8、8a逆止珠罩,9喷射器入口,10计量箱。
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结合图1、图2所示,防正压止回器为一侧有药液吸入口1、泄压口2,另一侧中部有出口3,两端装有密封端盖4、4a的壳体5,壳体5内装有两组止回组件,壳体5的出口连接喷射器入口9,药液吸入口1与酸、碱计量箱10连接。两组止回组件在壳体5内分别位于出口3的两侧,一组止回组件中的逆止珠7装在逆止座6上,逆止珠罩8有排液孔,罩装在逆止珠7上,逆止珠罩8与逆止座6对应在一起与壳体5内壁螺纹连接,由出口3、逆止座6、逆止珠7、逆止珠罩8、泄压口2构成泄压通道。另一组止回组件中的逆止珠7a对应装在逆止座6a,逆止珠罩8a有排液孔,罩装在逆止珠7a上,逆止珠罩8a与逆止座6a对应在一起与壳体5内壁螺纹连接,由出口3、逆止座6a、逆止珠7a、逆止珠罩8a、药液吸入口1构成药液通道。具体安装时是在壳体5内壁对应处开一台阶,然后将逆止珠7、7a分别置于逆止座6、6a上,逆止座6、6a分别对应逆止珠罩8、8a在台阶处与壳体5内壁螺纹连接。防正压止回器除逆止珠7、7a外,其余部件材质均为聚四氟乙烯塑料制作。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安装状态图,如图所示,组装后的防正压止回器,其出口3与喷射器入口9连接,药液吸入口1连接酸、碱计量箱10,根据现场环境的实际需要,可竖直安装或水平安装。
工作时,当喷射器内为负压时,防正压止回器中的逆止珠7与逆止座6坐封,泄压通道封闭,逆止珠7a离开逆止座6a,药液通道打开,在负压的吸力下,酸、碱计量箱10内的液体从药液通道进入喷射器内。当喷射器内为正压时,逆止珠7a与逆止座6a坐封,药液通道封闭,逆止珠7与逆止座6分离,泄压通道打开,在正压的作用下,喷射器内的液体从泄压通道由泄压口2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伟,未经李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39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锯片
- 下一篇:多功能提取罐的压缩空气反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