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导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4384.9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聂福荣;李维;杨钒;许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G09B25/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导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导向结构,特别是涉及教学拆装用模具的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多数模具的导向机构最常用的就是导柱导套导向结构,导套、导柱分别与模板常用过盈配合装配,导套与导柱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实现模具工作零件的相对运动和定位,从而保证模具的导向精度。对于导柱导套易坏的模具,存在导柱导套不易拆卸的缺陷。
对于模板用铝合金的教学用拆装模具,导套、导柱仍用以上的结构,同样产生以上不足,且使学生不能顺利拆完所有的零件,缺乏对模具结构直观全面的了解,对学生掌握模具结构很不利;对于模板用有机玻璃的教学用拆装模具,若导套、导柱分别与模板仍用过盈配合装配,一方面有机玻璃在常温下硬而脆,导套、导柱很难装配到模板上;另一方面,即使通过一定的手段如装配时对有机玻璃模板进行加热把导套、导柱采用一定的过盈压装上去,但仍存在以上问题。
若导套、导柱分别与模板改用间隙配合装配,这样方便了学生的拆装,但与实际有较大差别,很难满足模具开合模精度的要求,也不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模具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导向结构,既能满足生产用模具的导向精度和导柱、导套易更换的要求;也能满足教学用拆装模具既要与生产用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包括有较好的导向性),又能利于学生拆装。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具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两部分,第一模块由第一模板1、第一垫片2、第一螺钉3、导柱4组成,导柱4的锥面与模板1的锥孔配合定位且通过垫片2和螺钉3连接;第二模块由导套5、第二模板6、第二垫片7、第二螺钉8组成,导套5的锥面与第二模板6的锥孔配合定位且通过第二垫片7和第二螺钉8连接,第一模块通过导柱4和导套5与第二模块实现开合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
模具的导柱、导套均通过锥面分别与两块模板定位且用垫片和螺钉连接,既能满足生产用模具的导向精度和导柱、导套易更换的要求;也能满足教学用拆装模具既要与生产用模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包括有较好的导向性),又能利于学生拆装,加深学生对模具结构的正确理解和加强学生装配模具的动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导向结构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
第一模板1,第一垫片2,第一螺钉3,导柱4,导套5,第二模板6,第二垫片7,第二螺钉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两部分,第一模块由第一模板1、第一垫片2、第一螺钉3、导柱4组成,导柱4的锥面与第一模板1的锥孔配合定位且通过第一垫片2和第一螺钉3连接;第二模块由导套5、第二模板6、第二垫片7、第二螺钉8组成,导套5的锥面与第二模板6的锥孔配合定位且通过第二垫片7和第二螺钉8连接,第一模块通过导柱4和导套5与第二模块实现开合模。
导套5和模块6上均有通气孔,安装后两孔相通,且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合模后导柱4的位置使气孔畅通,导套6和导柱4之间的滑动顺畅;导柱4锥角a和导套5的锥角b均为5°30′~7°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4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