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箱式收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4447.0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1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洪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兰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 装置 | ||
1.一种浮箱式收油装置(1),包括俩浮箱主体(11,11’)和联接该俩浮箱主体(11,11’)的浮水箱(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俩浮箱主体(11,11’)两端部分别是用于保持所述浮箱式收油装置(1)在水面上平衡、并且是各自封闭的前压水仓(111,111’)和后压水仓(112,112’),俩浮箱主体(11,11’)各自的中间部位则分别是浮水仓(113,113’)和储油仓(114,114’);在所述俩浮箱主体(11,11’)的上表面同轴线地安装有液力马达(21)、收油滚筒(23)和输油齿轮泵(22),导油槽(2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俩浮箱主体(11,11’)上,所述导油槽(24)内开有连通俩储油仓(114,114’)的通孔,该俩储油仓(114,114’)相互间也有管路连通,所述输油齿轮泵(22)的入口同样有管道同所述储油仓(114,114’)连通;
所述液力马达(21)通过联轴节(211)耦合穿越了收油滚筒(23)的传动轴(233),该传动轴(233)又经过另一内装单向离合器(232’)的联轴节(211’)耦合,单方向地驱动输油齿轮泵(22)旋转;所述收油滚筒(23)借助其两端的单向离合器(232)同所述传动轴(233)耦合,在所述输油齿轮泵(22)不转动的那个方向才跟随所述传动轴(233)旋转;
所述导油槽(24)长度方向的边沿固定有收油刮片(231),该收油刮片(231)与其固定侧相对的另一侧边沿同所述收油滚筒(23)表面沿轴向相切并紧密接触;
所述浮箱式收油装置(1)置于水面上时,所述液力马达(21)驱动收油滚筒(23)朝一个方向转动,该收油滚筒(23)表面粘附的油污被收油刮片(231)刮入导油槽(24)后流入储油仓(114,114’),当所述液力马达(21)朝另一方向转动,则驱动所述输油齿轮泵(22)工作,将储油仓(114,114’)中的油污泵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计,安装在所述俩储油仓(114,114’)之任一仓内,该液位计通过控制器和液力马达(21)连接,当该俩储油仓(114,114’)内的液面达到设定位置时控制液力马达(21)反方向旋转来驱动输油齿轮泵(22)抽出俩储油仓(114,114’)内的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箱(12)的高度低于所述两个浮箱主体(11,11’)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水箱(12)的两端和俩浮箱主体(11,11’)的两个后压水仓(112,112’)固定联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俩浮箱主体(11,11’)内的俩浮水仓(113,113’)和浮水箱(12)内均充满发泡塑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滚筒(23)表面同轴线地设置有诸多互相平行的环状凸缘,而所述收油刮片(231)一端与该收油滚筒(23)相切的一侧则有与之适配的起伏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滚筒(23)表面环状凸缘的横切面为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刮片(231)与收油滚筒(23)相切的一侧凸起处套有可伸缩的弹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箱式收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油刮片(231)可翻转地固定在所述导油槽(24)长度方向边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兰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兰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44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制冷剂调节功能的节能空调
- 下一篇:一种单轮挡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