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5236.9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3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亮 |
主分类号: | H02K15/08 | 分类号: | H02K15/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左右 合式 辅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绕线机具,尤指一种应用于该定子绕线机具中辅助定子进行绕线作业,且兼具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极数及角度的定子绕线作业的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马达定子的组成,其主要于多个预定硅钢片迭置而成,使其周边构成多个磁极部,接续于该些磁极部上依据预定的极数进行绕线,使其通电而于磁极部上形成N、S磁极。
关于前述定子的绕线作业,其主要使用一绕线机具来完成,该绕线机具包含一绕线机构,以及可移动的定位件,于定子进行绕线作业时,令待绕线的定子装设于定子定位件上端,再令定子移向该绕线机构中定位,接续由绕线机构将导线绕设于定子预定的磁极部位置。
但目前现有的绕线机构仅可对单一形式定子进行单一种极数以及单一对准角度位置的绕线作业,无法变换不同极数以及角度位置进行绕线作业,故而业者必须针对不同规格的定子以及不同极数以及不同角度的绕线方式等,分别使用专用机具或绕线机构,故有实用性不佳以及设备成本偏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用以改善先前绕线机构仅适用于单一对准角度及单一极数绕线作业的实用性不佳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令该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进一步包含一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以其两夹爪分别结合夹爪弹簧上下相对地枢设于伸缩中模上,以在定子对准绕线辅助机构的角度位置时,利用该两夹爪前端扣制部扣制待绕线的定子侧边端缘,使定子稳固地被夹持定位,以利定子绕线作业的进行。
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包含:
一基座;
一伸缩中模,可前后位移地装设于基座前方,该伸缩中模前端具有一接触面;
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设于该基座与伸缩中模之间,用以提供伸缩中模复位的弹力;以及
一开合式定位元件,其包括两开合件,该两开合件可左右位移地对称设置于伸缩中模及基座左右两侧,该两开合件后端各通过一定位杆分别结合一压缩弹簧组设于基座侧边,该两开合件邻接伸缩中模的侧面上各设有一具有导斜面的导引部,该二导斜面间的间距呈由前向后呈渐缩状,使该伸缩中模向后位移时,可推抵该两开合件的导斜面而分别朝外张开位移。
所述的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其中,该绕线辅助机构尚包含一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包含两夹爪,以及两夹爪弹簧,该两夹爪上下相对地枢设于伸缩中模上,该两夹爪弹簧分设于伸缩中模后端,且分别顶抵夹爪后端部,该两夹爪前端各具有扣制部。
所述的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其中,该两开合件的导引部于所述导斜面前后分别形成前直面及后直面,该两开合件的后直面间的间距小于前直面间之间距以及伸缩中模的左右宽度;
该伸缩中模后端左右两侧各枢设一滚动元件,分别于该两开合件的导引部上滚动;该伸缩中模前端的接触面为内凹的圆弧曲面。
所述的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其中,该两开合件内侧面相对于导引部前端各形成一导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其特点在于:利用可前后位移的伸缩中模搭配开合式定位元件两开合件,以及利用该两开合件的导斜面提供伸缩中模前后位移推抵的部位,如此,使该绕线辅助机构具有开合及夹持定子功能,以应用于定子绕线机具中,可提供定子可以调整对准绕线辅助机构的角度位置,而能适用于多种不同极数及角度的定子绕线作业,扩大其应用范围,以改善先前绕线机构仅适用于单一角度及单一极数绕线作业的实用性不佳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5为图1所示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6为图1所示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图7为图1所示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四);
图8为图1所示多角度左右开合式绕线辅助机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五)。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基座 10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亮,未经王文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52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