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自动补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5382.1 | 申请日: | 2010-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1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姜国忠;孙宝京;崔宪民;王栋;陈良虎;位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19/08 | 分类号: | E21B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自动 补偿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钻井、作业辅助工具技术,具体而言是一种钻井自动补偿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在钻井、作业钻进施工中,利用螺杆钻具、钻头进行钻进时,由于钻进钻压的要求,需要频繁的下放管柱进行钻进。造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钻压控制不准确,钻进效率低。现有技术不能较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钻井自动补偿装置。
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钻井自动补偿装置,包括:上接头、定位套筒、滑套、滑道、上短接、活塞、活塞套筒、下短接、下接头;其整体为圆筒形结构,定位套筒与活塞套筒为一体,定位套筒位于上部,与设有母螺纹上接头螺纹连接,上接头上端母螺纹用于连接钻杆,活塞套筒位于下部,定位套筒内设有横断面为腰鼓形的滑道,以防滑套转动,滑道下部是活塞腔,活塞腔的底部是小于活塞腔直径的短接通孔,滑套安装在滑道内,可上下滑动,滑套与上短接的上端螺纹连接,上短接的下端与活塞的上端螺纹连接,活塞安装在活塞套筒的活塞腔内,同样可上下滑动,活塞的下端与下短接的上端螺纹连接,下短接的下端与下接头螺纹连接,下接头下端设有公螺纹,与钻杆、钻头连接,从滑套至下接头设有中心孔,以便于使钻井液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减轻岗位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钻压控制准确,具有自动钻进补偿作用,提高钻井进尺,钻进效率高,降低钻井、作业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A-A视图。
附图中,1-上接头,2-定位套筒,3-滑套,4-滑道,5-上短接,6-活塞腔,7-活塞,8-活塞套筒,9-下短接,10-短接通孔,11-下接头,12-中心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做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接头1、定位套筒2、滑套3、滑道4、上短接5、活塞7、活塞套筒8、下短接9、下接头11;其整体为圆筒形结构,定位套筒2与活塞套筒8为一体,定位套筒2位于上部,与设有母螺纹上接头1螺纹连接,活塞套筒8位于下部,定位套筒2内设有横断面为腰鼓形的滑道4,滑道4下部是活塞腔6,活塞腔6的底部是小于活塞腔6直径的短接通孔10,滑套3安装在滑道4内,滑套3与上短接5的上端螺纹连接,上短接5的下端与活塞7的上端螺纹连接,活塞7安装在活塞套筒8的活塞腔6内,活塞7的下端与下短接9的上端螺纹连接,下短接9的下端与下接头11螺纹连接,下接头11下端设有公螺纹,从滑套3至下接头11设有中心孔12。
工作原理:钻井自动补偿装置安装在控制钻压所需钻柱重量之上,在钻井时,滑套3、活塞7与下短接9在定位套筒2与活塞套筒8内进行滑动,能够进行轴向伸缩。钻头遇至底层或塞面后,下放管柱,滑套3、活塞7与下短接9收进套筒内,停止下放管柱,钻头在该装置下部钻柱重量作用下进行钻进;同时滑套3、活塞7与下短接9被拉伸出活塞套筒8外,补偿钻进距离,实现自动钻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岛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53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伸缩臂两半对接式隔水管卡盘
- 下一篇:一种提升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