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检测耐盐IrrE蛋白的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7248.5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刘奇;周正富;郑建;陈明;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许玉明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irre 蛋白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检测耐盐IrrE蛋白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IrrE是具有极端辐射抗性的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中的全局调控因子,其对辐射胁迫后该菌的DNA修复和保护途径起到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显示irrE基因的表达能显著增强大肠杆菌的辐射抗性、氧化抗性和耐盐能力。该基因导入植物后,明显提高了植物的耐盐和抗旱能力。转irrE基因烟草可在含250mmol的NaCl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而非转基因烟草在250mmol的NaCl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转IrrE基因的油菜具有耐受350mM NaCl的能力,进一步证实irrE基因可能是植物耐盐抗性的有效目标基因。目前,IrrE蛋白编码基因已转入玉米、棉花、烟草、油菜等作物。
在转基因植物的研制开发或在对转基因产品进行筛选或安全性评价时,往往需要对转入的外源性基因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测定。
现有的检测技术如酶免、放免等方法,受仪器(酶标仪、放免闪烁仪、离心机等)、场地等因素的限制,而且检测时间长(酶免检测时间需20hr、放免需30min~1hr),检测成本较高,很难推广应用。因此,实践中需要有一种可快速检测转基因作物中耐盐IrrE蛋白,且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快速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快速检测转基因成分(IrrE蛋白)的免疫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检测耐盐IrrE蛋白的试剂盒,包括盒体、测试带和上盖,盒体盖入上盖后组成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带位于盒体内表面,且所述上盖设置有一个观测窗和一个加样孔。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盒体内表面设置有可以嵌入所述测试带的凹槽。
盒体的深度不限。所述盒体或上盖可具有卡槽,以保证盒体与上盖扣紧。
所述观测窗优选是长方形。
试剂盒的形状优选为哑铃形。
所述观测窗优选是长方形,观测窗分为测试区(T)和质控区(C)两部分,可在上盖上用字母C、T标示出。
所述测试带形状为长方形片状,用于检测耐盐IrrE蛋白。
所述测试带是一种具有检测系统主体膜反应体系功能的检测材料,由高分子纤维膜、塑料等多层材料制成。测试带分为质控区和检测区,质控区可包被羊抗鼠IgG或兔抗鼠IgG多克隆抗体;耐盐IrrE蛋白测试带的样品检测区包被特异功能性IrrE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
外源基因转入植物,并在植物中表达后,所产生目的蛋白(IrrE)可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来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该蛋白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存在。如果外源基因转入植物,发生基因沉默,无目的蛋白产生,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耐盐IrrE)。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当盒体盖入上盖后,观测窗和加样孔对应测试带,通过盒盖上的加样孔和观测窗可进行加样和观察检测结果。
观测窗分为测试区(T)和质控区(C)两部分,可在上盖上用字母C、T标示出;
检测时,将送检物品的提取液滴加在试剂盒的加样孔中,3-5分钟后,通过肉眼就可以通过上盖的观测窗直接观察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对于每个观测窗来说,用以下方式判断检测结果:
1、阴性(-):
反应状况:观测窗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检测结果:待检样品中不含待检基因或其含量在其阈值以下。
2、阳性(+):
反应状况:观测窗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同时出现紫红色条带。检测结果:待检基因含量在阈值以上。
3、无效:
反应状况:质控区(C)未出现紫红色条带,
检测结果: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盒已变质损坏。
本实用新型所述试剂盒的优点在于:
经济高效:使用成本低廉,保存方便;
简便快速:检测转基因成份一步法操作,不需任何附加设备。直接将待测样品液滴加在加样孔中,3-5分钟可出结果;
结果直观:不借助任何仪器对抗原进行检测,用肉眼可观察到结果;
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应用广泛:可检测玉米、棉花、烟草、油菜等多种农作物的叶片、种子及加工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2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液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的反应盘
- 下一篇:一种能变宽度扫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