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封闭式地下污水排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7254.0 | 申请日: | 201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2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敦友;赵智先;于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品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07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地下 污水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型全封闭式地下污水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的建筑物大都为楼房结构,人员密集、产生的生活废水量也比较大,因此,建筑物尤其是如大型商城、宾馆、综合写字楼、地铁等场所的地下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就极为重要。
由于地下建筑物内的污水低于市政管网的污水排放干线,传统的做法是先将污水集积于污水池中,然后用排污泵排放到市政管网的污水排放干线。这种传统排污的方式有以下弊端:
①潜水泵沉入集水井内,按设计要求配自动耦合装置,但维修时,须有多人,才能将潜水泵抬出集水井,检修麻烦;
②实际使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卫生间排出的污物(例如卫生纸、固体物质)沉淀在集水井池底,需要定期清理;
③环境污染严重,集水井附近周边环境差,尤其是卫生间污水排入集水井,周围的空气污染重;
④一旦污水泵发生故障时,给维护、检修工作带来麻烦,效率低、方法简单。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地下建筑物排污装置,能够避免传统排污方法的污染环境、不易清理、检修麻烦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地下建筑物排污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 智能型、全封闭的地下污水过滤排除设备,克服传统地下建筑排污方法污染环境、需要定期清掏、检修麻烦、因产生沼气会对检修人员造成人身伤害等问题,以及现有类似排污设备排放通路不流畅,造成通路堵塞、排污泵容易出现故障电机烧坏、易冒水、液位传感器因沾染污物而引发不实报警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封闭式地下污水排放装置,包括集水箱、过滤装置、排污泵、止回阀、污水入管和污水人字形排出管,其中污水入管、止回阀、过滤装置和排污泵顺次连接,其中:集水箱为封闭式集水箱;所述过滤装置和排污泵至少为一套,均设置在封闭式集水箱内,所述止回阀设置在封闭式集水箱外部。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止回阀包括输入止回阀和输出止回阀;输入止回阀连接在污水入管和过滤装置之间,所述输出止回阀连接在过滤装置和污水人字形排出管之间。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截止阀,连接在输出止回阀和污水人字形排出管之间。
此外,还包括分水装置,连接在所述污水入管和两个输入止回阀之间,用于分流污水,以便通过两个过滤装置和排污泵快速过滤、收集污水。
再者,在集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同时上面开有换气口。分水装置为分水四通管件,其中第四孔与所述集水箱的换气口连接。
优选的,过滤装置主体为由外壳体围成的圆筒,一端与排污泵连接,另一端由外壳体法兰和盖体法兰压和连接而成;其中外壳体法兰为由漏斗形外壁围成的空腔,盖体顶端为污水输入输出口,过滤装置通过污水输入输出口与集水箱外部的污水入管连接。
过滤装置内部装有圆筒形筛网,筛网与外壳体保持一定间距,筛网另开口端带有外沿,在盖体法兰与外壳体之间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如下优点:
1)全封闭。污水从进入设备到储存排放整个过程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没有异味扩散,不产生沼气,对周围环境没有污染。
2)通过分离过滤装置的设计,水泵不接触杂物,就不会产生水泵叶轮被缠绕,水泵电机被烧毁问题。
3)液位传感器单独设计,为污水中的颗粒杂物设置专门的分离装置,避免污物沾染,保证液位传感器发出正确信号从而对污水的提升及泵送过程进行检测与控制。
4)将污水排放通路设计成“人”字形,减少阻力,避免堵塞。
5)在集水箱污水入口前端及污水排出的两个管路各安装过滤装置,便于维修作业。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其中:1为封闭式集水箱,2为过滤装置,3为排污泵,4、5为止回阀,6、7为截止阀,8为四通分水装置,9为污水入管,10为污水人字形排出管,11为污水入口,12为污水出口,13为液位传感器,14为漏斗形外壁,15为外壳体,16为筛网,17为泄压孔,18为导流板,19为检压孔,20为反冲管,21为反冲管入口,22为污水输入输出口,23为排污口,24为换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品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品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到户用单纤三向复用器芯片
- 下一篇:三相电动机断相故障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