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7553.4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岑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岑卫东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管理 系统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具体是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可充电电池及串联电池组作为新能源,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单体电压高、充放电备率大、循环次数多、无记忆效应、比能高、自放电率低和环保等的优点,是现今同类电池中综合性能最佳的产品,深受人们的重视。但是锂离子电池同样也存在着过充、过放、过流、过温时,影响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问题。锂离子电池在串联组合使用时,由于不同单体的容量、容差、充放电特性和环境等的差异,造成各单体电池不一致,无论如何配组,耗时耗力,仍不能保证使用一些时间后的一致性,这就存在着串联锂离子电池组使用中的均衡性的问题。不均衡的电池组,即使每只电池都正常使用,但整组性能下降,容量不足,甚至不能用,严重影响使用期限。因此,锂离子电池及串联电池组使用时必须加装具有过充、过放、过流和过温保护功能的系统装置,及电池组均衡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为方便使用和维护,管理系统还应具有显示,报警,通信,及数据存储的功能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串联锂电池组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期限的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不仅可以应用在串联锂离子电池组的管理系统,同时也可以应用在镍氢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等的串联组合的管理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路,包括充电器检测电路和一体化采样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包括一个双向晶体管开关电路,一个充电器在线信号模块,以及一个两线充电器接口,
其中双向晶体管开关电路包括第一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第二MOSFET,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以及驱动电路模块,所述驱动电路模块有六个引脚,分别为驱动输入信号正端,驱动输入信号负端,驱动电源负端,驱动电源正端、驱动输出信号负端和驱动输出信号正端,
所述充电器在线信号模块有四个引脚,分别为输入信号负端,输入信号正端,输出信号负端和输出信号正端,
所述两线充电器接口有两个接点,分别为充电器输入正端和充电器输入负端,
所述第一MOSFET和所述第二MOSFET之间源极连接后,与驱动电路模块的驱动输出信号负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MOSFET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MOSFET栅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路模块的驱动输出信号正端相连;
所述双向晶体管开关电路的驱动电路模块的驱动输入信号负端、驱动电源负端与所述充电器在线信号模块输出信号负端相连接,
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中双向晶体管开关电路的驱动电路模块的驱动输入信号负端、驱动电源负端与充电器在线信号模块输出信号负端相连接,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中充电器在线信号模块的输入信号负端、两线充电器接口的充电器输入负端与第一MOSFET的漏极相连接,
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中第二MOSFET的漏极与串联电池组整体的负极直接连接,或由电流通路间接相连接,
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中充电器在线信号模块的输入信号正端与两线充电器接口的充电器输入正端直接连接,或由电流通路间接相连接。
所述充电器检测电路中的双向晶体管开关电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也可由一个继电器或接触器及与此继电器或接触器相关联的驱动电路模块代替。
所述的一体化采样均衡电路包括用于切换单节电池电压采样功能和单节电池均衡充电功能的一个双向晶体管开关电路,和用于切换每个单节电池的2N个或N+5个双向晶体管开关电路(N为串联电池组中串联的单节电池个数)、一个两线均衡充电电源接口及一个单节电池电压采样接口,所述两线均衡充电电源接口有两个接点,分别为均衡充电电源输入正端和均衡充电电源输入负端,所述单节电池电压采样接口,有三个接点,分别为单节电池电压采样信号输入正端,单节电池电压采样信号负端,单节电池电压采样信号输出正端,
所述用于切换单节电池电压采样功能和单节电池均衡充电功能的一个双向晶体管开关电路,和用于切换每个单节电池的2N个或N+5个双向晶体管开关电路均包含不同的第一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第二MOSFET,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驱动电路模块,
所述的驱动电路模块有六个引脚,分别为驱动输入信号正端、驱动输入信号负端、驱动电源负端、驱动电源正端、驱动输出信号负端和驱动输出信号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岑卫东,未经岑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龙果实生苗繁殖技术
- 下一篇:具雨林环境的咖啡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