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皂液器的感应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7580.1 | 申请日: | 2010-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海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海桥 |
主分类号: | H03K17/945 | 分类号: | H03K17/945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皂液器 感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红外线感应进行开关控制的感应头,具体地说是一种皂液器的感应头。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感应灯,专利号:200720121137.8公开了一种感应灯,包括灯壳、安装在灯壳内的一个光源、用于感应灯周围一定范围内是否有人活动的红外感应器件,所述光源为常亮光源;且所述感应灯还包括根据灯周围环境自然光亮度变化来点亮或关闭光源的光控感应器件、与所述红外感应器件相连以根据红外感应器件的感应信号而发出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光源的灯光亮度的控制电路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一与所述红外感应器件信号连接以接收红外感应器件发出的感应信号并处理发出相应控制信号的信号接收及处理电路、与所述信号接收及处理电路相连以根据信号接收及处理电路的控制信号来调节光源亮度的亮度调节电路及与所述亮度调节电路相连以控制亮度调节电路工作时间的延时电路。
上述的这种感应灯通过光线感应来控制开关,但主要应用于照明领域,无法作为小型家电的开关装置。现有的用于小型家电的感应开关通常采用触摸灯,如实用新型专利名称:触摸灯,专利号:200720147570.9公开了一种进行开关控制的触摸灯。
这种触摸灯,包括有底座、灯壳、灯头、LED灯泡、灯壳中安装有灯座,电路板和电池盒通过螺丝固定在灯座上,控制开关连接电路板和LED灯泡。使用时,安装电池于电池盒后,盖上底座,通过灯头上的按钮打开控制开关,电源供电到电路板后通过控制开关供电到LED灯泡,电灯发光。当不需要光源时,可以再次按下灯头上的按钮,控制开关断开,LED灯泡熄灭。这种触摸灯结构复杂,而且主要利用机械部件运动进行开关控制,控制不够灵活,使用寿命不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体积小巧、感应灵敏,通过红外线感应用于控制皂液器开关的一种皂液器的感应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皂液器的感应头,包括外罩和电路板。所述的外罩包括侧壁、一个开口端和一个由暗红色透明板构成的封闭端。所述的电路板上固定设置有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外套设有用于隔离的橡胶罩,所述的橡胶罩以及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通过开口端安装在外罩内。在透明的封闭端与发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之间,所述的橡胶罩制有透光孔。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橡胶罩制有两个用于安装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的管腔,所述的透光孔位于管腔靠近暗红色透明板的一端。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发出的光由橡胶罩隔离,当使用者用手置于感应头下方感应范围内,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发出的光经透光孔反射到红外线接收二极管上,驱动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工作从而开启皂液器的控制电路。
上述橡胶罩呈椭圆形,两个管腔分别位于长轴两端,在两个管腔之间制有镂空腔,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上述的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通过各自的导线并排固定在电路板的一侧,电路板与外罩的开口端相配合。
上述外罩的侧壁为圆柱形侧壁,在侧壁的内侧设置有与橡胶罩相贴合的固定垫以及凸台,在凸台上制有螺纹孔,所述的电路板通过螺丝与凸台固定连接。
上述外罩的两侧制有用于固定的凸耳,在凸耳上制有固定孔,便于将感应头固定安装在皂液器内。
上述的封闭端为暗红色的透明板,既可阻挡日常光线进入外罩触发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又可起到美化装饰感应头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皂液器的感应头,结构新颖、体积小巧、感应灵敏,通过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发出的光驱动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工作,使用者用手置于感应头下方感应范围内,便可驱动感应头连通皂液器的控制电路,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外罩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外罩相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橡胶罩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后视图;
图6是图1中电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组装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海桥,未经沈海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