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保温自动旋转就餐台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7812.3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5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声辉 |
主分类号: | A47B11/00 | 分类号: | A47B11/00;A47B31/02;A47G23/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8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保温 自动 旋转 就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就餐台,特别是一种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自动旋转就餐台。
背景技术
现有大多数家庭或饭店的餐台都没有设置保温系统,因此人们在冬季就餐时菜肴很容易就会冷却,影响食欲。为此,申请人发明了一种“加热保温就餐台”,并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920164937.7,该技术方案是在转台外壳内安装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上方置有盛水的内锅,内锅的上方置有带透气孔的转板。但该技术方案仍存在一定缺陷,它的转板需要用人工操作才能旋转,使用不够方便。申请人为了解决此技术问题,又发明了一种“电热保温自动旋转就餐台”,并向中国专利局同时申请了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申请号分别“200910114639.1”和“200920164960.6”。但由于该技术方案的使用功能较单一,不能同时进行保温菜肴及使用火锅,因此,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同时保温菜肴及使用火锅的电热保温自动旋转就餐台。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电热保温自动旋转就餐台的外壳内安装有电热器,外壳上部外周有一对包裹滚珠的内圈和外圈,内圈固定在外壳上,外圈的上部与置于外壳上方的带透气孔的转板固接,下部设有一圈齿条,齿条与置于外壳内腔中的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相啮合,转板的中间部分镂空,镂空处有放置在电热器上的火锅,转板的下方有套在火锅外侧并置于至少两个电热器上的环槽形内锅。
所述火锅的上口有带透气孔的火锅盖。
所述转板的上方有台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本实用新型就餐,不但可以长时间保温菜肴,而且也能同时使用火锅,并且无需人工进行旋转就餐台,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热保温自动旋转就餐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台罩1,火锅盖2,火锅3,转板4,环槽形内锅5,电热器6,电热器7,电热器8,控制开关9,控制开关10,控制开关11,电源接口12,电机开关13,电机14,齿轮15,外圈16,滚珠17,卡扣18,内圈19,外壳20,齿条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外壳20的内腔中安装有电热器6、7、8和环槽形内锅5、火锅3、电机14,外壳20的上部外周有一对包裹滚珠17的内圈19和外圈16,内圈19固定在外壳20上,外圈16的上部与带透气孔的转板4通过卡扣18连接,转板4置于外壳上方,外圈16的下部设有一圈齿条21,齿条21与电机14的输出轴上的齿轮15相啮合,转板4的中间部分镂空,镂空处有放置在电热器7上的火锅3,火锅3的上口有带透气孔的火锅盖2,转板4的下方有套在火锅3的外侧并置于电加热器6和8上的环槽形内锅5,转板4的上方有台罩1。
本装置内所有的电热器及电机均通过电源接口12连接电源,电源接口12、电机开关13和分别控制电热器6、7、8的三个控制开关9、10、11均安装在外壳20上。
本装置使用的电机可采用具有无极调速功能的电机;使用的电热器具有控温功能的电热器。
若本实用新型的转板较大,还可以在它的内侧增加其它可转动的支撑方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往环槽形内锅5倒入水,然后通过电源接口12给所有电热器接通电源,使环槽形内锅5的水温升高,通过电热器的散热及水蒸汽经透气孔上升到转板的上面形成一定范围的热效应,从而可使摆放在转板上的菜肴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热效果。根据就餐需要,也可以同时启动火锅,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火锅的热气也可以通过带透气孔的火锅盖出来增加保温菜肴的热量。
当需要转板4自动旋转时,可启动电机开关13,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15带动外圈16上的齿条21转动,从而使与外圈16连接的转板4也随之转动,无需人手操作,就餐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声辉,未经李声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8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