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越野型轮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7867.4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琪珉;本·理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圣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1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越野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残障人士使用的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不仅是残障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可使使用者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制动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其中,所述轮椅架是轮椅的整体支撑架和各部分部件的连接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的主体为一矩形的框架,由四根连接杆首尾连接构成,并形成有连接前车轮的前端顶点和连接后车轮的后端顶点。这两个侧支架之间通过一个中间连接机构连接;对于固定式轮椅,其中间连接机构为固定杆件,而对于折叠式轮椅,其中间连接机构由两根交叉设置的连接杆铰接构成。所述车轮包括一对大直径后车轮和一对小直径的前车轮,所述后车轮用于承载轮椅主要的重量,多使用充气轮胎,并于外侧同圆心设有一手轮圈,由使用者直接推动以带动整个轮椅行进;所述前轮为万向轮,其主要起到辅助支撑轮椅的作用;所述制动装置安装于所述轮椅架上,作用于后车轮,其通常包括一个手刹,当使用者需要停车时,拉动手刹便能使轮椅停止行进;座靠即座垫和靠背,固定于所述轮椅架上。
轮椅若按功能的不同还能分为普通型轮椅和运动型轮椅两大类,普通型轮椅主要用于满足使用者日常行动的需求,而运动型轮椅不仅可以满足使用者日常行动的需求,更可帮助使用者很好地进行多种室内运动,如:轮椅篮球、轮椅乒乓球和轮椅网球等,不过其造价较为高昂。运动型轮椅结构上与普通型轮椅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所述运动型轮椅的两后车轮为不平行设置,在垂直方向上呈内八字状设置。不过,现有的轮椅无论是普通型还是运动型,由于其侧支架主体矩形框架的设计,因此在承受前方地面水平冲击力的能力上都欠佳,如果进行室外运动则有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崎岖路面上行进时,不仅使用者难以驾驭轮椅,而且不平的路面对轮椅产生的冲击会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并可能对轮椅造成损害。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突破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越野型轮椅,以解决现有的轮椅难以应付户外崎岖路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越野型轮椅,包括轮椅架、前车轮及后车轮,所述轮椅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支架,其中,所述侧支架的主体为由三根连接杆首尾连接构成的三角形框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三角形框架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以此提高轮椅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上述方案中,所述三角形框架的前端顶点通过一个连接结构连接前车轮,所述前端顶点与所述前车轮的轴心的连线与水平面夹锐角,以此可将前面地面产生的水平冲击力传导至三角形侧支架上,减小对前车轮本身的伤害。
3、上述方案中,所述三角形框架的后端顶点处设有横向杆,该横向杆上相距排列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后车轮通过该多档连接孔中连接。
4、上述方案中,所述后车轮采用越野轮胎。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为: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了三角形侧支架的设计,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轮椅架的整体强度得到提升,因此使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而言,当在户外崎岖路面行进的时候,其可靠性、稳定性、使用者的舒适度都得到了提高;更因为采用了一个加强设计的前车轮,使得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而言的优点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支架结构侧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轮椅架及车轮部分结构前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除座靠外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以上附图中:1、轮椅架;2、前车轮;3、后车轮;4、侧支架;5、连接杆;6、前端顶点;7、连接机构;8、连接杆;9、轴心;10、后端顶点;11、横向杆;12、连接孔;13、制动装置;14、脚踏;15、座垫;16、靠背;17、手刹结构;18、连接杆;20、“Y”型连接结构;21、曲杆;22、手轮圈;α、锐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4所示,
一种越野型轮椅,包括轮椅架1、前车轮2和后车轮3,所述轮椅架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支架4,其中,所述侧支架4的主体为由三根曲状连接杆5首尾连接构成的似三角形框架(见图1),所述三角形框架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并以此提高轮椅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述三角形框架内设置一曲杆21,以防止使用者身体无意中碰到后车轮3;所述两侧支架4通过一连接机构7连接,所述连接机构7由两根交叉设置的连接杆8铰接构成(见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圣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圣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78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连锁夹心混凝土砌块组件
- 下一篇:总线载波智能水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