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8164.3 | 申请日: | 201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3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毛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纽贝耳汽车(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H01M1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整车 动力电池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紧缺及环保要求,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是以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替代传统动力源,而整车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装位置及通风性能等对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电动汽车上的整车动力电池一般分为前置和后置两种安装方式,其中前置安装是指将整车动力电池安装在前机舱内,后置安装是指将整车动力电池安装在后尾箱内,这二种方式无需更改原有传统汽车身结构,改造成本低、固定方式简单,但在发生正面碰撞或追尾碰撞时,整车动力电池所在的前机舱或后尾箱往往是受损最为严重的区域,设在其中的整车动力电池因此极易挤压后受损,严重时甚至引发爆炸、漏电等安全事故,直接危及驾乘人员的安全。
如中国专利“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安装组件(CN201183448Y)”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安装组件,它包括底板和动力电池,其中所述底板上分布有开口朝向地面的凹坑,所述动力电池安装于所述凹坑内。此结构中的动力电池安装在汽车底盘下,其相对前置和后置安装方式,避免了在发生正面碰撞或追尾碰撞时可能引发的动力电池挤压受损及引发爆炸、漏电等安全事故,安全性能得到提高,但此结构中的动力电池是设置在底盘下方的凹坑内,由此不仅使底盘成型复杂,而且凹坑使驾驶室的内部空间减小,从而降低了乘驾的舒适性,尤其是当动力电池设在凹坑内时,电池的通风散热性能差,从而降低了动力电池的使用稳定性,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方式简单牢固、重量轻成本低、通风散热性好,乘驾舒适性好,延长了整车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的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整车动力电池安装复杂、占用空间大、通风散热性能差,使生产成本高、乘驾舒适性差,同时也降低了整车动力电池使用稳定性及寿命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安装结构,包括汽车底盘和设于汽车底盘下方的电池框,所述电池框包括相互串联的前电池框和后电池框,在所述电池框的外缘设有若干条绑带,所述电池框的顶部与汽车底盘的下表面相抵并通过绑带吊装在汽车底盘下。通过在电池框的外缘设置绑带将电池框吊装在汽车底盘下,固定方式简单,无需向驾驶室拓展存放整车动力电池的空间,乘驾舒适性好;多条绑带绑扎连接,确保动力电池固定牢靠;采用绑带与电池框的外缘间断式接触,相对整体式结构,重量轻,节约原材料,成本低,同时整车动力电池的通风散热性得到有效的保证,确保动力电池使用时性能稳定,延长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绑带沿汽车底盘的横向在前电池框及后电池框的外缘面上平行分布。绑带在电池框沿汽车底盘的横向方向平行分布时,确保动力电池在汽车底盘下沿其长度方向左右夹持力平衡一致,防止动力电池脱落。
作为更优选,与所述绑带垂直在前电池框或后电池框的外侧端设有副绑带,所述副绑带的一端与绑带固定相连,所述副绑带的另一端与汽车底盘下表面固定相连。通过在前电池框或后电池框的外侧端上沿纵向设置副绑带,防止动力电池在汽车加减速时出现纵向惯性滑移,确保动力电池固定可牢。
作为优选,所述绑带为条形钢板构成的U形结构,所述电池框夹持在U形结构的开口间,且所述U形结构的两侧开口端向外设有翻边,在所述翻边上设有与汽车底盘上的定位孔相对应的安装孔。通过U形结构的条形钢板将电池框夹持在U形结构的开口内,固定方式简单,同时可根据动力电池的厚度随意向下调整安装空间,通用性好;整车重心位置下移,稳定性好。
作为更优选,所述绑带的宽度为20mm至40mm,厚度为3mm至5mm。确保绑带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前电池框与后电池框首尾相连在汽车底盘的中心面上对称分布。左右对称分布,提高整车平衡性。
作为优选,所述前电池框和后电池框的顶面成型形状与汽车底盘的下表面的成型形状一致,所述前电池框和后电池框的下表面与地面平行。通过电池框顶面与汽车底盘的下表面成型形状一致,确保抵接在汽车底盘下表面的电池框定位稳定牢固,结省安装空间,提高整车的通过性能;通过电池框下表面与地面平行,减少汽车行驶风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贝耳汽车(杭州)有限公司,未经纽贝耳汽车(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8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料储存输送控制装置
- 下一篇:耕耘松土机扶手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