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一甲泵的组合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8550.2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9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利;申顽强;郭红军;朱建国;姚继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江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8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一甲泵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阀,尤其是一种用于尿素生产设备一甲泵的组合阀。
背景技术
在尿素生产过程中,一甲泵作为尿素生产过程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作用是将从一吸塔来的甲铵液(温度约80-95℃)加压至约20.69Mpa压力(绝压),再将甲铵液送到尿素合成塔内。目前,一甲泵的组合阀的进液端和排液端直径相同,进液阀和排液阀通过高压阀座连在一起统称组合阀,进液阀外径凹槽内设置有一道橡胶圈、一个挡圈,该进液阀的顶圈也是橡胶圈,高压阀座上中间一道橡胶圈,一个挡圈,末端一个橡胶圈,一个挡圈。经过高温运行后经常出现中间橡胶圈腐蚀变形,出现柱塞泵不打量或打量不好,给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并且检修一次非常困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三个组合阀检修耗费12个小时是普遍出现的事,所以泵房维修非常害怕一甲泵出问题,有时候仅是拆组合阀、拉毛缸筒内面、修复补焊,就需要连续检修24个小时以上,检修时间内整个尿素生产线就需要全部停产,给公司造成巨大的停产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甲泵组合阀易损坏、维修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一甲泵的组合阀,包括一个进液阀、一个高压阀座和一个排液阀,所述高压阀座两侧分别用螺钉固定进液阀和排液阀,所述进液阀顶面和外径周向各有一个凹槽,所述排液阀外径周向有两个凹槽,从进液阀端部、经排液阀中部、到排液阀末端构成的母线旋转体为圆台形,所述进液阀端部直径小于排液阀末端直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液阀顶面凹槽置入一四氟垫圈,该进液阀外径凹槽内置入两个橡胶圈,所述两个橡胶圈中间加一个四氟挡圈。
进一步,所述高压阀座与进液端相邻的密封部位置入一个橡胶圈,该橡胶圈两侧各加一个四氟挡圈,该高压阀座末端加一尼龙垫和一个压环,该压环压在尼龙垫外侧。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钉的外六方端部均有一个小孔,上述小孔被一根不锈钢丝串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组合阀的进液阀和排液阀组成锥形组合阀,这种形状的组合阀方便拆卸,并且不损坏缸内密封面,给企业创造巨大效益。
2、本实用新型组合阀治理顶圈外漏和末端尼龙垫漏,打大锤紧固大盖螺栓即可治漏。
3、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螺钉的外六方端部的小孔均用一根不锈钢丝串在一起,及时出现螺钉脱落,也不会出现螺钉吸入工作腔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一甲泵组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甲泵组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
1进液阀顶面凹槽,2进液阀外径,3高压阀座,4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一甲泵组合阀是由进液阀、高压阀座3和排液阀4构成,其中进液阀外径2和排液阀4的中部外径与末端外径尺寸相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甲泵组合阀,包括一个进液阀、一个高压阀座3和一个排液阀4,所述高压阀座3两侧分别用螺钉固定进液阀和排液阀4,所述进液阀顶面和外径2周向各有一个凹槽,所述排液阀4外径周向有两个凹槽,从进液阀端部、经排液阀4中部、到排液阀4末端构成的母线旋转体为圆台形,进液阀端部直径小于排液阀末端直径,进液阀端部直径小于排液阀4末端直径,其中进液阀外径取Φ155mm,排液阀中部外径取Φ158mm,排液阀末端外径取Φ160mm。所述进液阀顶面凹槽1置入一四氟垫圈,该进液阀外径2凹槽内置入两个橡胶圈,所述两个橡胶圈中间加一个四氟挡圈。所述高压阀座3与进液端相邻的密封部位置入一个橡胶圈,该橡胶圈两侧各加一个四氟挡圈,该高压阀座3末端加一尼龙垫和一个压环,该压环压在尼龙垫外侧。
若出现顶圈外漏,末端尼龙垫漏,打大锤紧固大盖螺栓即可治漏。生产出现波动时有时组合阀连接螺栓掉,吸入工作腔内,造成不打量次数很多,把连接螺钉尾端六方处钻φ1.2mm孔,用316L不锈钢丝穿在一起拧紧,就是螺钉脱落也掉不进工作腔内。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所作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江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大江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8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总线载波智能水控器
- 下一篇:一种陶瓷薄型砖坯体的转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