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处接线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8578.6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路文智;吴宝峰;郝宪平;苏明亮;聂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2 | 分类号: | E21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处 接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处接线杆装置,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在矿道中用于连接矿道通道顶部的垂球测线的接线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矿井下,巷道施工测量是矿井生产的日常测量工作,它是在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直接与生产联系。矿井下巷道测量的主要标志有中线,腰线,边线等等,其中,中线是巷道水平投影的几何中心线,指示巷道水平面内的掘进方向。
通常巷道高度为2.5m~3m,其顶板上设置有中线,在中线上设置有中线点,中线点固定在顶板上,挂有垂球的测线指示巷道掘进的方向,一组中线点至少有3个,点间距离至少为2m,因此一条中线上分布有较多的中线点。其中测线长度与矿道高度相当,用于测量矿井下的各种数据。在靠近巷道顶板的高度上还设置有电机车线,电机车线与中线并排且距离较近,电机车线用于驱动巷道内的矿车,其上带有高压电。
由于矿井下中线一般位于矿井巷道的顶板,而用于测量数据的测线需要与顶板的中线点连接,因此测量数据时,需要工作人员首先将测线连接到中线的中线点,由于巷道高度高于工作人员的身高,使用现有的接线方法连接测线时,需要工作人员先使用梯子爬到巷道顶板,将测线连接到中线的测点,然后才能进行数据的测量。由于在上部位置还设有电机车线,因此工作人员接线时很容易误碰到电机车线而发生触电危险,而且,中线点较多,工作人员完成一次接线之后,需要从梯子上爬下来,将梯子移动到下一个中线点再爬到顶板进行下一次接线,所以,现有的接线方法不仅不方便,效率较低,而且还存在触电的危险,不利于井下的施工和测量。
因此,需要一种简单、便捷的接线装置,既可以让工作人员接线时不必再使用梯子爬上爬下,频繁的移动梯子,而且能够避免触电危险,提高接线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处接线杆装置,借此工作人员不必借助梯子爬到高处进行接线,从而避免了触电的危险,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处接线杆装置,包括:伸缩绝缘杆,由可伸缩的多段杆体构成;套接铁筒,套在所述伸缩绝缘杆的顶端;焊接支架,与所述套接铁筒焊接连接;以及金属圈板,通过所述焊接支架与所述套接铁筒连接,并且,在所述金属圈板上设置有穿线孔。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金属圈板的中心设置有贯穿孔。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金属圈板中心部的所述贯穿孔的内环口为磨光锋利面。
此外,还提供一种高处接线杆装置,其包括:伸缩绝缘杆,由可伸缩的多段杆体构成;矩形金属片,连接在所述伸缩绝缘杆的顶端,且面积大于所述伸缩绝缘杆的横截面积;以及金属圈板,通过所述矩形金属片与所述伸缩绝缘杆连接,并且,在所述金属圈板上设置有穿线孔。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金属圈板的中心设置有贯穿孔。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金属圈板中心部的所述贯穿孔的内环口为磨光锋利面。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套接铁筒可插入所述伸缩绝缘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高处接线杆装置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金属圈板的穿线孔中穿线状态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高处接线杆装置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金属圈板的穿线孔中穿线状态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变型例涉及的套接铁筒与伸缩绝缘杆的连接方式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二个变型例涉及的金属环状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伸缩绝缘杆 2:套接铁筒
31:焊接支架 32:矩形金属片
41:金属圈板 42:金属环状板
51:穿线孔 52:环形缺口
6:贯穿孔 7:线绳
8:内环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高处接线杆装置。
<第一实施例>
首先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高处接线杆装置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处接线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图2是图1中金属圈板的穿线孔中穿线状态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85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