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8867.6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油气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发动机油气分离多采用迷宫或外置的油气分离器来实现,两者各有优缺点。迷宫制造简单,免维护,通常集成在气门室罩盖内部,对空间布置很有优势,在发动机整个运行范围内分离效率偏低;外置的油气分离器通常情况下有滤网和旋风式两种,滤网的分离效率较高,但是阻力较大,在发动机大负荷运行时,可能会在曲轴箱内形成正压,造成曲轴箱气体泄露,吸附在滤网上的机油有可能被曲轴箱气体带走,相当于降低了分离效率。旋风式油气分离器和气体的流量关系很大,发动机小负荷运行时油气分离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油气分离装置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该油气分离装置结合了迷宫和滤网的优缺点,即利用的迷宫的优点:阻力小,免维护;又利用了滤网优点:对油雾的捕捉能力高。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围成迷宫式气道的迷宫挡板和设置在气道中的滤网。
滤网固定在每个迷宫入口处的前方,气体中质量较大的油滴沿直线方向向前进入滤网内部,被滤网捕捉,清洁的气体则从滤网外部进入下一个迷宫入口处。
滤网为长方体形状。
滤网下部的挡油板处设置有回油孔。
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发动机气门室罩盖内部或者缸体上。
油气分离装置和气门室罩盖或缸体铸造成一体。
本油气分离装置将迷宫和滤网结合起来,发挥了滤网效率高和迷宫阻力小有点,利用滤网分离效率高的特点,在惯性的作用下,油滴进入滤网,得到分离,其余气体则绕过滤网,从迷宫的出口进入进气系统。由于曲轴箱气体不经过滤网,所以不会造成曲轴箱压力升高的情况。本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效率高并且阻力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迷宫挡板;2、油气入口;3、滤网;4、气体出口;5、回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曲轴箱气体在迷宫挡板1的作用下从油气入口2处进入迷宫,由于油气入口2处截面积较小,气体速度得到增加,在惯性的作用下,气体中质量较大的油滴沿直线方向向前进入滤网内部,被滤网3捕捉,清洁的气体则从滤网3外部进入下一个滤网入口处,同前面一样,气体中含有的油滴得到进一步的分离,直到气体从气体出口4处流出。被捕捉的机油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滤网下部,并从挡油板凹槽处的回油孔5流出,重新进入发动机内部。随着发动机运行时间的不断增加,发动机的活塞漏气量也会变大,迷宫内部气体流动的速度也有所增加,这样,整个迷宫的分离效率会越来越好。由于曲轴箱气体没有经过滤网3,不会将已经收集到的机油从气体出口4处带出,降低分离效率。
该油气分离装置可以布置在发动机气门室罩盖内部或者缸体上,以简化发动机外部附件系统的布置,可以将迷宫和气门室罩盖/缸体铸造成一体,节约加工成本。应注意滤网要安装牢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脱落,以免降低分离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8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不停产带压换阀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风机工作状态监测及故障预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