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节能柴煤两用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8951.8 | 申请日: | 2010-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2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成 |
主分类号: | F24B1/183 | 分类号: | F24B1/183;F24B1/182;F24B1/191;F24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167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 两用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以柴煤为燃料的炉灶。
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的柴灶多数是固定式的,占室内空间大,火力小,燃料利用率低,中途要不断添柴,耗能耗时污染环境。普通煤炉只能以煤作燃料,燃料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柴煤两用灶。该灶体积小,占地少,柴煤都可作燃料,灶面烹调蒸煮的同时,炉侧也能烧水,还能烘干小件衣物,节省燃料,能达到超节能,无烟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由面板、灶盖、直流灶头、烟囱、封火圈、外壳、烘箱、夹层、炉芯、开水箱、温水箱、水龙头、炉桥、助燃管、底座、灰箱和点火筐组成。
在底座18和面板3之间安装外壳11,外壳11里面是炉芯16,在外壳11和炉芯16之间是夹层13,在外壳11下部的圆周上有一个可调大小的二次进风口25,在炉芯16上部的圆周上均布出烟孔5,在炉芯16和夹层13之间的上部,出烟孔5的下方有一个环流烟道底板31,在环流烟道底板31上面的炉芯16周围安装封火圈6,封火圈6上有一个封火圈出烟口2,在环流烟道底板31上的夹层13圆周上有一个烟囱入口7与封火圈出烟口2相对分布在炉灶两侧,在外壳11和夹层13之间的上方有一个烟囱8与烟囱入口7相通,在烟囱8上方有一个烟囱盖9,在环流烟道底板31上的夹层13与炉芯16之间形成一条环流烟道。
在底座18内有灰箱19,安装在轨道21上,灰箱19里面有一个点火筐23,在灰箱19外侧有一个可调大小的进风口22,在底座18下面有炉脚20。
在环流烟道底板31下方的炉芯16上部的圆周上呈梅花形均布3~5排二次进风孔30。
在外壳11与夹层13之间的上部是开水箱12,开水箱12下面是温水箱15,在开水箱12底部烟囱8同侧安装一个开水箱出水龙头14,在温水箱15底部开水箱出水龙头14同侧安装一个温水箱出水龙头17,在温水箱15另一侧的顶部有一个温水箱注水口29,在面板3上与烟囱8相对一侧的开水箱12顶部有一个开水箱注水口1。
在面板3的中央有炉盖5,另有一个直流灶头32可替换炉盖5,在直流灶头32上有5~7圈喷焰孔33,在直流灶头32四周均布四个支锅脚34,在外壳11上部的周围安装一个环形烘箱10。
在炉芯16的下部内安装炉桥24,在炉桥24上放置助燃管27,在助燃管27底部安装助燃管支架26,在助燃管27上部圆周上均布梅花形三次进风孔28。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占地少,柴煤都可作燃料,超节能,火力猛,速度快,一次性装料,中途不用添料,经久耐用,炒菜做饭的同时能烧水和烘干小件衣物,无烟环保等优点。工作时既可以让热气流经环流烟道从烟囱流出,也可以让热气流从直流灶头的喷焰孔流出。四口之家日用柴1.5千克左右。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灶体直流灶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图6是图2的D-D剖视图。
图中1开水箱注水口,2.封火圈出烟口,3.面板,4.炉盖,5.出烟孔,6.封火圈,7.烟囱入口,8.烟囱,9.烟囱盖,10.烘箱,11.外壳,12.开水箱,13.夹层,14.开水箱出水龙头,15.温水箱,16.炉芯,17.温水箱出水龙头,18.底座,19.灰箱,20.炉脚,21.轨道,22.进风口,23.点火筐,24.炉桥,25.二次进风口,26.助燃管支架,27.助燃管,28.三次进风孔,29.温水箱注水口,30.二次进风孔,31.环流烟道底板,32.直流灶头,33.喷焰孔,34.支锅脚。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在底座18和面板3之间安装外壳11,外壳11里面是炉芯16,在外壳11和炉芯16之间是夹层13,在外壳11下部的圆周上有一个可调大小的二次进风口25,在炉芯16上部的圆周上均布出烟孔5,在炉芯16和夹层13之间的上部,出烟孔5的下方有一个环流烟道底板31,在环流烟道底板31上面的炉芯16周围安装封火圈6,封火圈6上有一个封火圈出烟口2,在环流烟道底板31上的夹层13圆周上有一个烟囱入口7与封火圈出烟口2相对分布在炉灶两侧,在外壳11和夹层13之间的上方有一个烟囱8与烟囱入口7相通,在烟囱8上方有一个烟囱盖9,在环流烟道底板31上的夹层13与炉芯16之间形成一条环流烟道。
在底座18内有灰箱19,安装在轨道21上,灰箱19里面有一个点火筐23,在灰箱19外侧有一个进风口22,在底座18下面有炉脚20。
在环流烟道底板31下方的炉芯16上部的圆周上呈梅花形均布3~5排二次进风孔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成,未经张文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89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钻垂直定位辅助装置
- 下一篇:轧机夹紧锥头无销弹性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