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汇流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09010.6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根;张春雷;聂荣佳;胡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氢气体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8 | 分类号: | F17C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傅戈雁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钢瓶 充填 装运 集装 汇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流排,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的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汇流排。
背景技术
目前,散钢瓶充填工业气体通常都是依靠人工将单只钢瓶从用户处周转到工厂充填站,后又经过从充填站的空瓶区域至充填区域,再至检测区域及满瓶堆放区域的搬运作业过程,单只钢瓶在反复的搬运中,如操作不当,及易引起倾倒的险情发生。因此,散钢瓶充填工业气体是一项比较复杂及危险的作业,同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另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工业气体充填前,对钢瓶内的气体余压、杂质含量均应符合生产和安全的要求,因此,充填前,必须对钢瓶逐个进行高纯度气体置换清洗处理,这样,造成浪费大、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理想,另外,单只钢瓶充填工业气体时,需占用充填站固定汇流排一个接口,所以,对于较大批量的散钢瓶充填工业气体的充填站需要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充填固定汇流排、防爆隔离设施,这样就需要较大的充填场地和设备场地,充填站投资成本大。
授权公告号CN2783109Y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该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提供一种改进的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它不但能有效地实现对数个钢瓶集中搬运、同时进行气体置换清洗、气体充填和检测作业;但是气体散钢瓶装充填运集装格汇流排上充填软管的接口是采用焊接的方法,即在“U”字型金属管需要制作接口的位置打孔,焊接一段带有外螺纹的金属管作为连结件,将带接头的高压软管的一段与金属管外螺纹相连接,构成整个气体散钢瓶装运用集装格汇流排系统。这种结构使整个汇流排系统和所有通过软管连接的散钢瓶是一个相通的体系,如果在充装或检测等汇流排带压状态下发生充装软管故障,则需要关闭汇流排两端的进气阀门和所有散钢瓶的阀门,将整个汇流排中的气体放散后进行故障维修,这使汇流排带压故障维修的安全性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汇流排,它能快速安全地消除带压状态下充装软管故障。确保了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维修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的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汇流排,包括一设置在集装框架1上端端面上的汇流排10,该汇流排10是呈“U”字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排10上设有至少一个接口11,所述的接口11与两端带有接头的高压软管12的一端接头联接,在所述接口11和高压软管12之间连接有一个阀门13。
所述的集装框架1前端两立柱的上端端部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可安置一防护档管2的凹槽3,所述的集装框架1前端两立柱的上端部的内侧面上各设有一挂链4,所述的集装框架1前端两立柱的中部均设有一孔,所述的孔处滑动联接有一呈“L”形状的固定手柄5,所述的集装框架1前端面的下端部上设有一活动挡板6,所述的活动挡板6的下端端部与所述的集装框架1的下端端部通过铰链7形成转动联接,所述的活动挡板6上端端部的左、右两端端部分别设有一与固定手柄5相配合的且呈凹形状的缺口8,所述的活动挡板6上端端部的两端与所述的集装框架1前端两立柱上端部内侧面上的挂链4的另一端联接固定,所述的集装框架1的底部上端面上设有一底板9。
所述的汇流排10与所述的集装框架1可拆卸式联接。
所述呈“U”字形状的汇流排10的两侧分别设有8个接口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汇流排由于改进了现有的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汇流排,在所述汇流排上增设了16只气体阀门,因而,使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在整个充装过程中,不但能轻松地实施充装软管的维修,而且,还能减少带压状态下充装软管故障处理的时间和工作强度,处理效率显著提高,可以更安全可靠地使用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汇流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汇流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气体散钢瓶充填装运集装格汇流排,包括一设置在集装框架1上端端面上的汇流排10,该汇流排10是呈“U”字形状,所述的汇流排10上设有至少一个接口11,所述的接口11与两端带有接头的高压软管12的一端接头联接,在所述接口11和高压软管12之间连接有一个阀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氢气体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氢气体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90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模块化的日照转换发电系统
- 下一篇:防护型机舱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