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音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09871.4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0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永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全冠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2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音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组消音控制器。
背景技术
消音控制器,俗称消音器或消音控制器,在动力机械设备中对噪音噪声进行衰减,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环保部件。
目前国内汽油发电机组所用的消音控制器为多腔室结构,气流从进气口进入后,经导流管在各个腔室之间回流,可以达到一定的缓冲、降噪消音效果,消音降噪效果约为可减少15-16分贝。但是由于回流时间较长,消音控制器温度过高,而且多腔室结构的消音控制器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用料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消音控制器的温度,构造简单且减少消音控制器的成本,同时,保证更好的消音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音控制器,包括消音控制器内腔、进气管和出气管,其中,消音控制器内腔无隔板;进气管一端口为密封结构,另一端口为设置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外的进气口,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内的进气管侧壁上分布有进气管壁孔;出气管一端口是密封焊接结构,设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内,另一端为出气口,设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外,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内的出气管上分布有出气管壁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于采用的消音控制器的内腔为单腔体,高温度的废气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内停留的时间相对带有隔板的多腔室会缩短,有利于降低消音控制器的温度;且由于只采用单腔体,消音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简单了,减少消音控制器的制造成本和工艺要求,同时,这种从进气管壁孔进入消音控制器的内腔体,再通过出气管壁孔进入出气管的消音方式,对进入的废气和噪音的流速速度和音量进行两次孔化放大衰减后,通过均匀小孔喷出消音控制器外,经过而背压也不会增强,在不影响功率及使用的前提下,消音效果更好。
进一步,限制所述的进气管及出气管都为独管。这样的独管结构更有利于制作和加工,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消音控制器内腔的密封性,可以根据不同排量的动力需求,设计不同的进气管、出气管及进气管壁孔、出气管壁孔。
进一步,限制所述的进气管壁孔及出气管壁孔为圆孔的形状,这样的规则圆孔有利于加工和制作。
进一步,限定进入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内的进气管的长度,限定所述的进气管有2/3的长度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内,这样的结构,能保证进气管与消音控制器更稳定的连接。
同样的道理,限制所述的出气管有5/6的长度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内。
为了更好的将动力装置与消音控制器进行连接,限制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端部连接有法兰。
进一步,对进气管壁孔、出气管壁孔的分布位置及方式给予限定,限定所述的进气管壁孔均匀分布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内向着内腔内侧的进气管侧壁上;所述的出气管壁孔均匀分布在消音控制器内腔内的出气管侧壁的四周上。这样的分布方式,保证进气管上的进气管壁孔喷出废气的方向直接向密闭腔体内侧,不会对内腔外侧壁造成局部温度提高,从而降低了消音控制器的外表温度,同时,这样的布置又利于正对出气管,可以缩短废气的流程,进一步降低消音控制器工作时的温度。
更进一步限定在上述任何一种技术方案的消音控制器,还包括有与消音控制器可拆卸连接的弧形护罩。设置弧形护罩出有利于美观外,更起到防止消音控制器外表烫伤、隔离的效果。
更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进气管壁孔的直径为8毫米,以及限定所述的出气管壁孔的直径为1.5毫米或2.0毫米。
另外还可以限定所述的密闭的消音控制器内腔的具体形状,即限定消音控制器内腔是两端都为弧形的圆筒,这样的弧形圆筒流畅圆滑的表面对声音的反射衰减作用显著,更有利于降低噪音,起到更好的消音效果。
另外,在焊接时,限制进气管密封的端口焊接在消音控制器的外壁上,这样的焊接结构一方面有利于焊接,有利于固定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消音控制器工作温度低,消音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消音控制器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音控制器没有安装外罩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全冠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全冠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09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隔离刀闸导电管
- 下一篇:直拉硅单晶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