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0010.8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8;C02F3/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生物 滤池 污水处理 装置 | ||
1.一种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器、高效气液混合塔、尾气分解器、至少一级反应池和曝气生物滤池,高效气液混合塔的入口连接进水管道,水流依次经过高效气液混合塔和各反应池进入到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顶部设有出口与产水管道连接,高效气液混合塔与臭氧发生器连接使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进入到高效气液混合塔内并溶解于污水内,高效气液混合塔及反应池还与尾气分解器连接使其处理产生的尾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池为一级反应池和二级反应池,两者串接后分别与其前面的高效气液混合塔及曝气生物滤池连通,污水在一级反应池和二级反应池的停留时间各为1.5-2h,一级反应池、二级反应池及高效气液混合塔排放的尾气吸收到尾气分解器中,将尾气中的少量臭氧分解后排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生物滤池为立式容器,上端为开口或封闭型,容器从下往上依次分为配水室、滤料区、产水及反洗水收集室,配水室与滤料区之间由滤板相隔、滤板上安装有滤头,滤料区与产水及反洗水区由微孔滤网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配水室区接有进水管道、反冲洗进水管道和排污管道,配水室内安装反冲洗曝气管道,反冲洗曝气为反冲洗提供气源,并配有螺旋曝气器进行布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曝气器为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穿孔曝气管道组成,采用了大孔排气泡布气,同时螺旋曝气器清洗方式采用是脉冲气冲和连续水冲的组合的方式,增强反冲洗的效果,螺旋曝气器控制方式是采用全自动PLC控制管道上的气动阀 门自动开启和关闭且开启和关闭时间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区分成两部分,下层为卵石层,上层为滤料层,所述的滤料为沸石、改性沸石、活性炭、火山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卵石层中安装曝气系统,曝气系统包括微孔曝气器,它的主要特点是能产生微小的气泡,气泡直径约0.1~0.2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区与产水及反洗水区由微孔滤网隔开,微孔滤网与滤料间留有一定的空间,空间体积占滤料区体积的10~1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水及反洗水区中安装有产水及反洗水收集室,产水及反洗水收集室由产水收集室和反洗水收集室组成并由稳流板相隔,所产水经过斜板沉淀器进入收集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00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