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溢注汽干度的井下汽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0112.X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程强;程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永明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E21B43/2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1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溢注汽干度 井下 汽水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稠油开采井下注汽用的增溢注汽干度的井下汽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稠油开采必须向井下数千米注入高温高压蒸汽,经稀释后的稠油才能开采出地面,辽河油田稠油区,开采已进入中后期,多轮吞吐注汽后,地层压力下降,油层出现亏空,注汽压力大幅降低,油气比、汽效果下降。为改变目前稠油吞吐及蒸汽区所面临的现状,我们在实践中研制成功了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增溢注气干度的井下汽水分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增溢注气干度的井下汽水分离装置,该装置解决来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注汽压力大幅降低,油气比,注汽效果下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增溢注气干度的井下汽水分离装置,由分离装置接管、增溢流量器、增溢流量接头、一次汽水分离器、一次水汽分离内管、一次节流分离管、二次汽水分离器、二次汽水分离内管、二次节流分离管、三次汽水分离器、三次汽水分离内管、三次节流分离管、蒸汽放散管、扩缩分离器、扩缩分离器外套、汽水分离上叶轮、分离水蒸气接头、汽水分离下叶轮组成;分离装置接管与增溢流量接头及一次汽水分离器均为焊接,增溢流量接头与增溢流量器焊接;一次汽水分离器与一次汽水分离内管及二次汽水分离器均为焊接,一次汽水分离内管与一次节流分离管焊接;二次汽水分离器与二次汽水分离器内管及三次汽水分离器均为焊接,二次汽水分离器内管与二次节流分离管焊接;在蒸汽放散管中设有交错排列的圆孔;三汽水分离器与三次汽水分离器内管及蒸汽放散管均为焊接,三次汽水分离内管与三次节流分离管焊接,蒸汽放散管与扩缩分离器外套、分离水蒸气接头及汽水分离下叶轮均为焊接;扩缩分离器外套与扩缩分离器及汽水分离上叶轮均为焊接。提高井下蒸汽干度的增溢注气干度的井下汽水分离装置工作机理:饱和水的热焓值随压力发的升高而升高,饱和蒸汽的热焓值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提高井下蒸汽干度注气工艺技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而设计的,把高温蒸汽温度作为热能的载体,到井下通过不同的方式在释放出来,使部分饱和蒸汽中的水分离出来,从而提高了蒸汽干度。
根据两相流的流动特性,高温高压状态下,饱和蒸汽和饱和水是一个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同一时间内,饱和蒸汽变为饱和水的质量与饱和水变为饱和蒸汽的质量是相等的。这是饱和蒸汽热能的特点,高干度注气工艺技术,针对这个特点,采用了增溢汽夜两相流升降变化技术,测管加速分离技术、扩缩放散技术,在饱和蒸汽与饱和水分离彻底的条件下,使蒸汽干度在井下得到了最大限度干度的温升。
湿式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首先进入增溢流量器,利用节流升降原理,把注气压力提高到15.0~20.0Mpa范围内,单位体积内蒸汽携带的热量增加13~20%。高压高温饱和蒸汽进入增溢分离器,通过增溢分离器,三级分离,高温高压饱和蒸汽分成两路,一路为高干度蒸汽,高干度蒸汽直接进入扩缩增溢分离器,实现扩缩注气,从而提高了蒸汽的推进速度,实现增益,使高温高压干度蒸汽进入油层加热稠油。另一路为低温饱和水,使高温高压饱和蒸汽进入扩缩分离器,通过降压、冷却、实现低温,高压饱和水进入油层最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比较简单,实用;该装置解决了辽河油田稠油区及地层压力下降,油层出现亏空,注气压力大幅降低,注气效果下降,油气比明显下降的问题。提高了井下蒸汽干度。注气压力提高15~20Mpa,单位体积内蒸汽热量增加13~20%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态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装置接管,2增溢流量器,3增溢流量接头,4一次汽水分离器,5一次水分离内管,6一次节流分离管,7二次汽水分离器,8二次汽水分离器内管,9二次节流分离管,10三次汽水分离器,11三次汽水分离器内管,12三次节流分离管,13蒸汽放散管,14扩缩分离器,15扩缩分离器外套,16汽水分离上叶轮,17分离水蒸气接头,18汽水分离下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增溢注汽干度的井下汽水分离装置,由分离装置接管1,增溢流量器2,增溢流量接头3,一次汽水分离器4,一次水分离内管5,一次节流分离管6,二次汽水分离器7,二次汽水分离器内管8,二次节流分离管9,三次汽水分离器10,三次汽水分离器内管11,三次节流分离管12,蒸汽放散管13,扩缩分离器14,扩缩分离器外套15,汽水分离上叶轮16,分离水蒸气接头17,汽水分离下叶轮18组成:分离装置接管1与增溢流量接头3及一次汽水分离器4均为焊接,增溢流量接头3与增溢流量器2焊接;一次汽水分离器4与一次汽水分离外套2及二次汽水分离器7均为焊接,一次汽水分离内管5与一次节流分离管6焊接;二次汽水分离器器7与二次汽水分离器内管8及三次汽水分离器10均为焊接,二次汽水分离器内管8与二次节流分离管9焊接;在蒸汽放散管13中设有交错排列的圆孔;三次汽水分离器10与三次汽水分离器内管11及蒸汽放散管13均为焊接,三次汽水分离器11与三次节流分离管12焊接,蒸汽放散管13与扩缩分离器外套15,分离水蒸气接头17及汽水分离下叶轮18均为焊接;扩缩分离器外套15与扩缩分离器14及汽水分离上叶轮16均为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永明,未经程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01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稠油井测压压力计保护装置
- 下一篇:封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