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钻机检测夹持力的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0160.9 | 申请日: | 2010-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桂雄;闵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6 | 分类号: | G01L1/26;G01L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5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钻机 检测 夹持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特别是涉及数控钻机检测夹持力的工具。
背景技术
测机电设备主轴如钻机主轴的测夹持力工具,其使用方法是:张开受测主轴夹头→带横杆的标准杆套上夹头固定套,标准杆送入主轴夹头→按夹头夹紧按钮,使标准杆悬挂在主轴上→使用呆扳手固定夹头固定套→用拉里弹簧测主轴夹头夹持力。
但是,因为受测主轴夹头的两边有刀库,空间比较小,呆扳手固定夹头固定套的难度比较大,测夹持力时候,花费时间比较多,浪费操作人员的时间。
其他测夹持力的设备,可以参见1998年10月14日公开的名为“将测量头紧固于车轮轮辋的轴测试夹紧机构”的中国专利申请第98106342.X号。所述轴测试夹紧机构采用复杂的结构将夹头固定套固定在车轮上,这种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仅适合于测试车轮主轴的夹持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钻机检测夹持力的工具,可以取消现有使用呆扳手固定夹头固定套的繁琐步骤,操作更加简便,效率更高,应用的场景更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控钻机检测夹持力的工具,包括夹头固定套和标准杆,所述夹头固定套中心设有标准杆插入通过的中心孔,所述夹头固定套包括垂直于所述中心孔的端面以及与所述端面相接的侧面,所述端面对应中心孔的四周分布有卡住要测试钻机主轴夹头的多个卡口片,所述夹头固定套侧面设有定位孔,并包括一端插入所述定位孔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使用呆扳手固定夹头固定套的难度较大、费时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取消现有使用呆扳手固定夹头固定套的繁琐步骤,操作员仅需要握住手柄就能固定住夹头固定套,使操作员在测夹持力时,操作更加简便,花费时间减少,提高测夹持力的效率,减少停机时间;此外,手柄在狭小的空间内使用较呆扳手方便,可以应用于更多空间狭小的场景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控钻机检测夹持力的工具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夹头固定套的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夹头固定套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数控钻机检测夹持力的工具实施例包括:
夹头固定套10和标准杆(图未示);
所述夹头固定套10中心设有标准杆插入通过的中心孔11;
所述夹头固定套10包括垂直于所述中心孔11的端面12以及与所述端面12相接的侧面13,所述端面12对应中心孔11的四周分布有卡住要测试钻机主轴夹头的多个卡口片14,所述夹头固定套10侧面13设有定位孔15,并包括一端插入所述定位孔15的手柄20。
上述数控钻机检测夹持力的工具的使用方法为:
1)张开受测主轴夹头;
2)将夹头固定套10套上带横杆的标准杆,使标准杆经夹头固定套10中心孔11送入主轴夹头;
3)按夹头夹紧按钮,使标准杆悬挂在受测主轴上;
4)使用手柄20插入所述夹头固定套10的定位孔15使其固定;
5)用拉里弹簧测所述受测主轴夹头的夹持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头固定套10上加一手柄20,可以取消使用呆扳手固定夹头固定套这个步骤,使操作人员在测夹持力时,操作更加简便,花费时间减少,提高测夹持力的效率,减少停机时间。
所述夹头固定套10的中心孔11可以是直径为3.3mm的通孔,用于测试用的标准杆插入通过。手柄20在狭小的空间内使操作方便,可以应用于更多空间狭小的场景中。
比如,一台钻机一般有6个轴,采用本实用新型测每个轴的夹持力可以节省2分钟,一台机测一次夹持力可以节省12分钟。每台钻机夹持力两天测一次,假如一年钻机工作时间300天,那么一年节省时间为1800分钟。目前很多厂家的钻机都是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显然,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停机时间。操作员使用此工具后,操作更加简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5轴线与所述中心孔11轴线相交,比如定位孔15与所述中心孔11连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15轴线与所述中心孔11轴线错开,并且所述定位孔15贯穿所述夹头固定套10,这样手柄20可以经所述定位孔15贯穿夹头固定套10,为固定夹头固定套10提供更大的扭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南电路有限公司,未经深南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0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