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弱碱性小分子团活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0869.9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宁;王宁;王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秀宁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1/28;C02F1/32;C02F1/68;C02F1/50;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德州市天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0 | 代理人: | 房成星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弱碱 分子 活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设备。
技术背景
市场上常见饮用水净化设备,是将不同的滤芯按一定排布串联入同一壳体,然后连接到自来水管道上。这种结构存在有很多不足之处:1、使用寿命短。滤芯设置在同一壳体内,细菌在其中任一道滤芯滋生,均可以迅速蔓延至其他滤芯,污染速度快,缩短滤芯使用寿命,并且任一个滤芯污染都会影响净化质量;2、滤芯种类少、功能简单。每种滤芯只能去除水中杂质,无法改变饮用水酸碱度和分子团大小;3、缺少杀菌设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弱碱性小分子团活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滤芯设置在同一壳体内,细菌在其中任一道滤芯滋生,均可以迅速蔓延至其他滤芯,污染速度快,缩短滤芯使用寿命;滤芯种类少、功能简单;滤芯只能去除水中杂质,无法改变饮用水酸碱度和分子团大小;缺少杀菌设施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滤芯、杀菌装置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该设备分成pp滤芯净化单元、离子交换树脂滤芯净化单元、压缩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功能陶瓷膜滤芯净化单元、大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小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和杀菌净化处理单元,各处理单元串联在一起,每个处理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第一级处理单元进水口连接自来水管,此后,下一级处理单元进水口连接上一级处理单元的的出水口,构成系统设备。pp滤芯净化单元、离子交换树脂滤芯净化单元、压缩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滤芯结构相同;大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小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采用颗粒活性炭滤芯,功能陶瓷膜滤芯净化单元内置功能陶瓷膜滤芯,滤芯内填充天然矿化球;最后一级杀菌净化处理单元内设置紫外杀菌装置,该装置采用紫外线发光管。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该弱碱性小分子团活水机可以改变水分子团大小,使净化后的饮用水成为弱碱性小分子团水。添加紫外杀菌装置,通过紫外线发光管发出的紫外线杀灭细菌,协同功能陶瓷膜滤芯对细菌的过滤作用,构成杀菌彻底的双保险。避免了细菌的滋生和迅速蔓延污染,延长了滤芯使用寿命。净化的水质更符合饮用水标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1、2、3净化单元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功能陶瓷膜滤芯4净化单元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5、6净化单元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杀菌净化处理7单元截面图;
图中1pp滤芯净化单元、2离子交换树脂滤芯净化单元、3压缩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4功能陶瓷膜滤芯净化单元、5大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6小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7杀菌净处理化单元、8紫外杀菌装置、9出水口、10颗粒活性炭滤芯、11功能陶瓷膜滤芯、12天然矿化球、13进水口、14壳体、15滤芯、16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家庭饮用水水质净化。自来水靠自身压力通过相互串联的带有滤芯的壳体14,分步逐次去除水中有害物质和异味,改善水质,提高口感,并最终并转化为利于人体吸收的弱碱性小分子团水。实用新型分为七个部分,每部分之间用硬塑料连接管道16连接。
在一个金属板面下方平均排布三个带有丝扣和密封圈的塑料壳体14,每一壳体14均有一个进水口和出水口9,保留pp滤芯净化单元1进水口13与自来水管道连接。将pp滤芯净化单元1的出水口9与离子交换树脂滤芯净化单元2的进水口13、离子交换树脂滤芯净化单元2的出水口9与压缩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3的进水口13串联,依次装入pp滤芯、离子交换树脂滤芯和压缩活性炭滤芯几种原料不同、结构相同的滤芯15。在金属板面上方固定两个“U”字形卡槽,装上带有丝扣和进、出水口的功能陶瓷膜滤芯净化单元4,内部装入功能陶瓷膜滤芯11,该滤芯制作方法如图3所示:首先将带有开口的半圆筒型的功能陶瓷膜滤芯装满天然矿化球12,然后将带有出水口9的封盖封上开口,装入壳体。功能陶瓷膜滤芯净化单元4的进水口13连接压缩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3的出水口9。大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5及小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6均为带有进水口13、出水口9的圆柱型壳体14,分别填满了不同目数的颗粒活性炭滤芯10。其中大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5的进水水口13与功能陶瓷膜滤芯净化单元4的出水口9、小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6的进水水口13与大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5的出水口9串联。最后一道为杀菌净处理化单元7,该单元为金属壳体,其进水口13连接至小颗粒活性炭滤芯净化单元6的出水口9,杀菌净处理化单元7内置紫外杀菌装置8,采用紫外线发光管;产生的紫外线可将流经其内的水中细菌全部杀死,最后将出水口连9接到鹅颈水龙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秀宁,未经李秀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0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置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
- 下一篇:便携式快速制备饮用水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