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空气预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1225.1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2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复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空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热管换热器与制冷机、热泵一样,在解决诸如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排放和能源缺乏等世界性问题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热管换热器由许多根热管,按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每只热管都是独立的换热元件,所以其传热效率的高低取决与每只热管,即热管换热器传热量的大小取决于热管传热量的大小。热管是真空工作介质相变,无外界动力的高效传热元件,是凭借充满在热管内封闭的工作介质,反复蒸发和冷凝相变,进行热量传递的。热管从结构上分为加热段、绝缘段和冷凝段。其中加热段与余热热源接触吸收余热。热管工作介质不论是液态还是固态,在开始传热时总是集中在加热段。当加热段接触吸收余热时,热管工作介质就蒸发或升华,并以高速度向冷却段运动,同时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段。传递的热量是热管工作介质的汽化潜热,放出汽化潜热后,工作介质就凝结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返回到加热段。如此连续工作,形成连续不断地吸收余热传递热量的过程。现有技术中,热管中间的绝缘段一般都用带有半圆缺口的条形平板隔离,热管与条形平板之间会形成环形缝隙,拼和在一起的条形平板之间会形成条形缝隙,这就造成中间隔板漏风,使得热管加热段和冷凝段不能有效隔离,影响热管内工作介质的传热效果,造成热管换热器吸收余热效果差,不能起到节能降耗的效果。目前也有一些厂家为解决中隔板漏风的技术问题,采用将热管与中隔板焊接的技术方案,但是,这样便造成了热管与中隔板不能方便拆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装且能有效防止中隔板漏风的热管空气预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管空气预热器,包括支架、热管和中隔板,其特征在于:热管中部设有凸出的焊点,中隔板由若干梯形卡板并排卡接而成,梯形卡板的台阶部设有插接热管的圆形通孔,梯形卡板的两端部固定在支架上。
进一步,中隔板由三块梯形卡板组成,第一梯形卡板设有一个上台阶部;第二梯形卡板的横截面呈Z字型,其前侧设一个下台阶部,其后侧设一个上台阶部;第三梯形卡板设有一个下台阶部;第一梯形卡板的上台阶部卡接第二梯形卡板的下台阶部,第二梯形卡板的上台阶部卡接第三梯形卡板的下台阶部。
梯形卡板并排卡接后,将热管插入其台阶部的圆形通孔,热管中部的凸出的焊点卡在梯形卡板上,这样非常方便组装。热管插接在梯形卡板上以后,利用热管自身的重力将相临两梯形卡板的台阶部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中隔板漏风的问题,使得热管的传热效果更好,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组装,能有效防止中隔板漏风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热管空气预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管与中隔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热管与中隔板装配后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梯形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梯形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三梯形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热管空气预热器,包括支架1、热管2和中隔板3,热管2中部设有凸出的焊点2a;中隔板3由三块梯形卡板组成,第一梯形卡板4设有第一上台阶部4a;第二梯形卡板5的横截面呈Z字型,其前侧设第二下台阶部5b,其后侧设第二上台阶部5a;第三梯形卡板6设有第三下台阶部6b;第一梯形卡板的第一上台阶部4a卡接第二梯形卡板的第二下台阶部5b,第二梯形卡板的第二上台阶部5a卡接第三梯形卡板的第三下台阶部6b。每个梯形卡板的台阶部均设有插接热管的圆形通孔7,三个梯形卡板并排卡接后,热管2插入圆形通孔7,热管中部凸出的焊点2a卡在梯形卡板上,梯形卡板的两端部固定在支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复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复利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12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力加重的点火装置
- 下一篇:烟风道导流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