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用深井潜水泵的升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1397.9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6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杜继涛;程红卫;麻建国;谷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14;B66D1/60;B66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深井 潜水泵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升降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农用深井潜水泵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业问题,解决农业问题就要靠科技创新,即不断地推进农业机械装备的创新,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还相对落后,相关的农业机械设备产业还不够健全,特别是灌溉设备的缺乏,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当前,我国农村灌溉广泛采用漫灌方式,其水源主要来源于地下水(部分地表河流水),利用抽水泵将水抽出通过大口径的塑料软管输送到目的地,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位比较高,抽水泵放在地面上就可以满足其扬程的要求,但还有些地区地下水位比较低,就需要使用井用潜水泵来抽水,其使用方法就是将井用潜水泵通过绳索送到井底,接通电源后,潜水泵开始工作,通过管道将井水输送到目的地。在井用潜水泵使用过程中,比较麻烦的就是潜水泵的送进井底和拉到井上的问题,现在大部分农民使用最原始的手工方式来操作,还有就是的简易的支撑架,升降本身还需要人力,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农用深井潜水泵的升降装置,该装置方便农民使用,提高灌溉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用深井潜水泵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电机,控制模块,其特点是:支撑架内从下至上平行安装有转轴I和转轴II,转轴I一端与固定在支撑架侧面的电机连接,转轴I和转轴II上分别安装有主动小齿轮和从动大齿轮,且主动小齿轮和从动大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转轴II上从动大齿轮左侧装有卷筒,卷筒引出的绳索经过安装在支撑杆上的定位槽与潜水泵连接;电机内设有抱闸机构。
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转轴I连接;控制模块安装在支撑架侧面上,其上设有控制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所使用的电机,具有自动抱闸功能,在切断电机电源后,抱闸机构自动锁紧固定电机轴,转轴被锁紧,从而为井用潜水泵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井用潜水泵的升降通过电机的正反转的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由控制系统模块来控制。转轴之间通过齿轮副传动,该齿轮副为传动比大的减速传动,能产生较大的扭矩来提升潜水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农用深井潜水泵的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1,电机2,控制模块13,转轴I5,转轴II6,主动小齿轮8,从动大齿轮9,卷筒7等。
支撑架1内从下至上平行安装有转轴I 5和转轴II6,转轴12一端与固定在支撑架1侧面的电机2连接,转轴I5和转轴II6上分别安装有主动小齿轮8和从动大齿轮9,且主动小齿轮8和从动大齿轮9啮合传动连接;转轴II6上从动大齿轮9左侧装有卷筒7,卷筒7引出的绳索经过安装在支撑杆12上的定位槽10与潜水泵连接。
电机1通过联轴器3与转轴I5连接,转轴I5和转轴II6左端通过支承座11固定在支撑架1上。转轴5的扭矩通过齿轮副传递到转轴II6,转轴II6上安装卷筒7,由卷筒7通过绳索带动井用潜水泵的升降。转轴I5和转轴II6通过一对齿轮传动,通过这一对齿轮副传动,起到增大转轴II6的扭矩的作用,即减速增扭效应。
控制模块13安装在支撑架侧面上,前面有控制面板4,后面有接线座14。
按“下降”键,潜水泵在绳索的悬吊下由卷筒7送到井下;当潜水泵到达水面下后,按“停止”键,切断电机2电源,电机2自身所带有的抱闸机构锁紧电机轴,从而实现卷筒的位置固定;当需要提升潜水泵时,按控制面板4上的“提升”键,电机2反转,由卷筒反方向转动,提升潜水泵到地面。绳索从卷筒7引出后通过一个横梁定位槽悬挂潜水泵,方便潜水泵的安装与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1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