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复合运动状态的试验球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1999.4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5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毅;王文涛;毛亚朗;单继宏;刘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7/14 | 分类号: | B02C17/14;B02C1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复合 运动 状态 试验 球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磨机领域,尤其是一种试验球磨机。
背景技术
球磨机在选矿、冶金、建材、化工、陶瓷、电力等工业领域中的使用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期,但是其功耗高产能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解决这些问题,有人提出了改变衬板的形状,改变球磨介质的大小配比,改变装填率和转速率等一系列措施,虽然球磨机的某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根本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传统的球磨机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转动,这就限制了球磨机的破碎方式及其相关影响要素优化范围,使发现合理的运动状态与改进装置结构变得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球磨机的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转动、运动状态单一、工作效率较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复合运动状态、优化球磨机的工艺生产参数、提高工作效率的可实现复合运动状态的试验球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实现复合运动状态的试验球磨机,包括球磨机本体,所述球磨机本体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球磨机本体包括筒体、转轴和左右轴承座,筒体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两端安装在左右轴承座内,所述 左右轴承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联接,所述底座可滑动地安装在基座的轨道上,所述轨道的方向与所述转轴垂直,所述底座与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轴与位移驱动电机的输入轴联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和位移驱动电机均与用以将不同的运动状态耦合的运动控制组件的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安装颤振电机,所述底座和基座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颤振电机与所述运动控制组件电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减震机构为轮式减震组件,所述轮式减震组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上部套装弹簧,所述弹簧位于套筒内,所述套筒下部与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杆上端伸出所述套筒的顶面和底座,所述支杆的下部安装滑轮,所述滑轮位于所述导轨上。
更进一步,所述联轴器为双万向联轴节。
所述运动控制组件包括变频控制器和控制板,所述旋转驱动电机连接变频控制器,所述变频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位移驱动电机和颤振电机均与所述控制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怎样使球磨机获得复合运动状态,在不同的自由度方向上具有可控的运动规律,并且使不同自由度上的运动可以协调地同时地对球磨机本体产生影响,从而使得磨机内部球磨介质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可用于研究及实验发现复合运动状态球磨机的运动状态及影响因素,优化调整磨机工艺生产参数,为实际磨机装备制造提供实验依据。
为实现球磨机的复合运动状态,此可实现复合运动状态的球磨机 包含了球磨机本体1、颤振电机2、具有减振系统的轮式部件3、双万向联轴节传动部件4、曲柄滑块机构5、具有轨道结构的基座6、运动控制装置7等结构。首先电动机通过双万向联轴节等传动部件与球磨机筒体连接,这就避免了球磨机的上下振动对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不利影响;然后是Y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是通过电动机带动传动轮和连杆等一系列转动部件与球磨机相连接,驱动球磨机Y方向上的运动,运动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调整电机转速和行程,以改变球磨机在Y方向上的运动规律;Z轴方向的颤振主要是Z方向的上下位移,考虑到球磨机自身及内部各组分的重量,由颤振电机带动球磨机产生运动,可以通过运动控制装置改变振动电机的激振频率以调整球磨机Z方向上的颤振状态。运动控制装置实现各自由度方向的运动耦合,使不同自由度上的运动可以协调地同时地对球磨机本体产生影响。并采用轮式减振系统的组件结构改善球磨机Y方向的运动及其颤振对基座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实现复合运动状态、优化球磨机的工艺生产参数、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可实现复合运动状态的试验球磨机的结构图。
图2是绕X轴转动的传动部件示意图。
图3是Y方向位移的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有减振系统的轮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1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系统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潮汐车道识别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