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沫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2154.7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4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通兴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0 | 分类号: | B08B3/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大幅提升泡沫产生量的泡沫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压喷洗枪结构,如图6所示,是于一T型管91下方接设有一清洁液筒92,T型管91一端接设有一喷嘴93,另端则与一握把94相接,并借该握把94控制空压气体输入该T型管91中以产生文氏管作用,而可将清洁液筒92中的清洁液汲出,并经该喷嘴93混合作用而形成泡沫后再向外喷出。
现有的喷嘴93内部借由装设有一泡棉95,以使清洁液在经过该泡棉95时,可受该泡棉95的切割、分裂而发散成泡沫体,然而此种结构设计的喷嘴93,在清洁液进入于该喷嘴93中时会直接进入于该泡棉95中,由于会受清洁液比重以及气体压力变化的影响,导致进入该泡棉95中的清洁液并无法有效进行混合,而使其产生的泡沫量明显不足,因此将使清洗效果大打折扣;再者,现有喷嘴93结构的喷嘴口96为平直状通孔,因此其喷射出的泡沫呈长条柱状,而当欲清洗物体的面积较大时,即需要较长的喷布时间方可完成整个大面积的喷布作业,因而较为耗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泡沫产生装置,其具有可利用旋流作用而大幅提升泡沫产生的功效,利用旋流作用而使泡沫更为均匀、细致,大幅缩减使用者喷布泡沫的工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泡沫产生装置,主要由一本体、一均风片以及一多孔体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且该本体一端形成有一入口端,另端则形成有一出口端;该均风片,容设于该本体容置空间邻近其入口端的位置处,而该均风片朝向该本体入口端的一侧与该入口端内缘之间界定形成有一缓冲空间,并于该均风片上布设有数个通孔;该多孔体,设于该本体容置空间中并与该均风片朝向该本体出口端的一侧相抵接,且于该多孔体与该本体出口端内缘之间界定形成有一集泡室。
前述的泡沫产生装置,其中本体由一前盖与一后盖组成,并于该后盖端缘形成有一呈阶梯状卡接部,而该前盖端缘则形成有一与该后盖卡接部相对应的组接部,该前盖是以其接设端的组接部而对应接合于该后盖的卡接部上。
前述的泡沫产生装置,其中均风片呈锥状,且该均风片的锥面尖端朝向该入口端,而该等通孔呈放射状排列。
前述的泡沫产生装置,其中等通孔沿该均风片的环向斜伸设置。
前述的泡沫产生装置,其中本体内缘一适当位置处形成有一抵接部,该均风片以其朝向该入口端的一侧端缘抵接于该抵接部上。
前述的泡沫产生装置,其中本体的集泡室中更设有一扩散片,该扩散片以其一侧抵接于该多孔体上,并于该扩散片上亦布设有数个呈放射状排列且沿环向斜设的通孔。
前述的泡沫产生装置,其中本体内缘形成有一朝该出口端逐渐收缩的锥面,而该出口端内缘则形成有一朝外逐渐外扩的扩张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可利用旋流作用而大幅提升泡沫产生的功效,利用旋流作用而使泡沫更为均匀、细致,大幅缩减使用者喷布泡沫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现有高压喷洗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泡沫产生装置,其主要由一本体11、一均风片21、一多孔体31、一扩散片41所依序组成,其中:
该本体11,该本体11是由一后盖111与一前盖112组成一内部具有容置空间12的壳体结构,该后盖111一端形成有一呈收缩状的入口端13,另端则形成有一开口端14,而该入口端13及该开口端14分别与该容置空间12相连通,并于该开口端14的端缘形成有一呈阶梯状卡接部141,另于后盖111内缘一适当位置处则形成有一抵接部15。
该均风片21,容设于该本体11容置空间12邻近其入口端13的位置处,该均风片21是以其朝向该入口端13的一侧的端缘抵接于该本体11内缘的抵接部15上,该均风片21呈锥状,且该均风片21的锥面211尖端是朝向该入口端13,而该均风片21朝向该入口端13的一侧与该入口端13内缘之间是界定形成有一缓冲空间22,并于该均风片21上布设有数个呈放射状排列且沿环向斜伸设置的通孔23,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通兴业有限公司,未经美通兴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2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