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防扎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2288.9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荣 |
主分类号: | B60C19/12 | 分类号: | B60C19/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防扎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防扎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车用轮胎,如汽车用轮胎,一般采用外胎和内胎装配使用的结构,由于内胎一般为充气胎,要求柔软、有弹性,而且胎壁较薄,很容易受外界尖锐物刺穿而形成爆胎,一般采用胎壁厚、耐磨的外胎对内胎起到保护作用,但是该种结构的轮胎,仍然不能有效预防路面尖锐物穿透外胎后刺破内胎,或者外胎在受到外界剧烈撞击很容易变形而挤压内胎,都会对内胎造成一定的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汽车内胎被尖锐物刺穿,且不易挤压变形的车用防扎轮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防扎轮胎,它包括外胎、内胎,所述的外胎与内胎之间还设有一层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的金属片。
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尖锐物刺穿汽车内胎;另一方面加固了汽车外胎,在汽车车轮受到外界撞击时,可以有效的保护内胎,使内胎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的弹性材料层为软橡胶层,采用软橡胶层可以使得外胎的内表面、内胎和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的金属片之间柔和的接触,配合紧密、稳固,且不会影响轮胎的使用或损伤到轮胎。
作为改进,所述的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的金属片,其中的金属片为由若干条细钢片经过经、纬交织而成的席状的钢片席。这样的结构增加了钢片席的柔韧性,并且易于加工成型,使得其可以更好的和汽车外胎相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的金属片,其形状与外胎内表面形状相吻合,且贴合在外胎的内表面上。这样在装配时,可以有效的保证外胎与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的金属片之间的配合,使得轮胎达到较佳使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防扎轮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防扎轮胎所用钢片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外胎,2、内胎,3、金属片,3.1、弹性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透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防扎轮胎,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车用防扎轮胎,它包括外胎1、内胎2,所述的外胎1与内胎2之间还设有一层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3.1的金属片3。
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尖锐物刺穿汽车内胎;另一方面加固了汽车外胎,在汽车车轮受到外界撞击时,可以有效的保护内胎,使内胎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的弹性材料层3.1为软橡胶层,采用软橡胶层可以使得外胎的内表面、内胎和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3.1的金属片3之间柔和的接触,配合紧密、稳固,且不会影响轮胎的使用或损伤到轮胎。
作为改进,所述的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3.1的金属片3为由若干条细钢片经、纬交织而成的席状的钢片席。这样的结构增加了钢片席的柔韧性,并且易于加工成型,使得其可以更好的和汽车外胎相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3.1的金属片,其形状与外胎内表面形状相吻合,且贴合在外胎的内表面上。这样在装配时,可以有效的保证外胎1与内、外表面包覆有弹性材料层3.1的金属片3的配合,使得轮胎达到较佳使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荣,未经李振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22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