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儿童秋千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2416.X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3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贺新军;胡扣贞;郭剑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D13/10 | 分类号: | A47D1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调节 儿童 秋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秋千,特别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儿童秋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儿童秋千主要包括位于两侧且相对称的侧支架、设置在两侧的侧支架之间能够前后摇摆的摇摆座兜。其中所述侧支架包括位于摇摆座兜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撑杆和位于摇摆座兜前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撑杆,第二撑杆的上端部与第一撑杆的上端部相连接,摇摆座兜包括吊臂和座位架。吊臂的上端部活动地连接在第一撑杆上端部与第二撑杆上端部的连接处,下端部则连接座位架。此种结构的儿童秋千一旦制作完成后,摇摆座兜的高度是固定的,不能满足不同应用场合和不同高度儿童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儿童秋千。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秋千,包括位于两侧且相对称的侧支架、设置在两侧的侧支架之间能够前后摇摆的摇摆座兜,侧支架包括位于摇摆座兜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撑杆和位于摇摆座兜前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撑杆,第二撑杆的上端部与第一撑杆的上端部相连接,摇摆座兜包括位于两侧且相对称设置的吊臂以及与吊臂下部相连接的座位架,所述侧支架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撑杆上的第三撑杆,吊臂的上端部与第三撑杆相连接,儿童秋千还包括用于将第三撑杆与第一撑杆锁定于至少二个工作位置的锁定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的第三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一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吊臂的上端部与第三撑杆的上端部相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方面,所述第二撑杆的上端部与第一撑杆的上端相转动连接,并且在二者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二者锁定于展开状态的锁定机构。如此,在不使用儿童秋千时,可将儿童秋千折叠起来,从而减小包装体积和使携带和运输更加方便。在一个代表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撑杆的上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第三撑杆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套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三撑杆上,第二连接套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一撑杆上,第二撑杆的上端部与第一连接套相转动连接。优选地,当儿童秋千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相平行,且第一撑杆的下端以及第二撑杆的下端均与地面接触,如此不仅儿童秋千的折叠体积最小,而且折叠后的儿童秋千可自立。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第三撑杆处于不同工作位置来调节与其相连的摇摆座兜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大小儿童的使用要求;并且,本实用新型在第三撑杆上下滑动的同时也实现了秋千在大秋千与小秋千之间的转换,因而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秋千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秋千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秋千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秋千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1、侧支架;10、第一撑杆;100、第一连接套;11、第二撑杆;12、第三撑杆;120、第二连接套;2、摇摆座兜;20、吊臂;21、座位架;3、电机驱动机构;4、解锁拉手;5、解锁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儿童秋千为一种可折叠且高度可调的电动秋千。儿童秋千主要包括位于两侧相对称的侧支架1、设置于两侧支架1之间能够前后摆动的摇摆座兜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摇摆座兜2前后摆动的电机驱动机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24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