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烟弹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2558.6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6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明亮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具体的说是一种在现有的烟弹基础上改进的、使用寿命大为延长,烟雾大,更人性化的新型烟弹。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所有电子烟产品的烟弹(烟油供液器)都存在,供油不畅,烟液少,抽的时间短,要经常更换烟弹,烟弹壳体太硬,吸烟口数少,满足不了消费者的要求。我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将烟弹的储液器内部结构和烟弹壳体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烟弹的烟雾的效果好,供油舒畅,吸烟口数更长,咬嘴部分烟弹壳体柔软,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具体对比如下:传统烟弹储液器内部空间全部填充了专用PP棉,烟油加在PP棉上,靠PP棉纤维来吸附烟油,而不用PP棉的话,在储液腔内装油是会流动而流出来。如加多了油,将雾化器插入时挤紧PP棉时,会把烟油挤出而漏油,抽吸时会把油吸入口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烟弹,与配套设计的烟雾器组合使用,解决常用烟弹的使用寿命短,口数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新型烟弹有两种构造
方案一:包括外部的烟嘴外壳,烟嘴外壳的内部为纯液(不用棉泡掺在液体中)储液器。烟嘴外壳用分为两种材料,1.使用一般的环保塑料。2.使用环保的软性材料。纯液储液器部分:纯液储液器主要包括以下系统,导油系统、密封系统、储液系统、防漏油保护系统。
在储液器的前端设有吸油导油材料,与烟雾器电阻丝接触,使烟油更顺畅更充分到达发热器,在导油材料与储液器之间设置密封装置,密封装置有一个导油孔,导油材料穿过密封塞的导油孔与储液器中的液体接触,在储液器后端有一个小圆桶状的防烟油构造,该构造一端与储液器连接一体,一端与烟嘴外壳吸嘴端内部充分接触,使烟油不会直接漏到吸嘴孔里,达到不漏油的目的,在小圆桶状 的防烟油构造的中段位置开个孔,使雾化的烟通过储液器与烟嘴外壳的气槽,进入防烟油构造的中段位置开的孔,再进入防漏系统,最后被吸到嘴里。
方案二:储液器与烟嘴外壳二合为一,它包括:密封系统、导油系统、储油系统、防漏系统、咬嘴系统。
本构造是把烟嘴外壳与储液器二合为一,储液的容量比传统的容量大好几倍以上.可称为超级烟弹。口数可达上千口以上。
在储液器一端有一个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与储液器分开设计,这样有助于烟液灌入方便,灌入烟油后再塞上达到密封的目的。在密封装置中有一个导油孔,吸油导油材料穿过导油孔与储液器内的烟油接触,把烟油输送到烟雾器的发热器上。在储液器的一侧设置透气孔或两侧设置透气孔,透气孔与储油腔完全隔离,穿过储液器,一端到烟雾器连接处,另一端到防漏系统。在储液器尾端设置防漏系统,是一个小圆桶状的防漏装置,他的一端与储液器一体,另一端与咬嘴装置内部密切接触,使烟油不会漏到嘴里。在一个小圆桶状的防漏装置中间段设置一出烟孔,雾化的烟通过储液器的两侧或一侧透气孔进防漏装置中间段的出烟孔进入嘴里。
在储液器尾端防漏系统连接的咬嘴系统。咬嘴系统与储液器卡式套接,咬嘴系统材料为软性材料和硬性材料两种,咬嘴系统中间有一个向内凸圆柱形的出烟孔,本系统采用环保的塑料或软材料制成,使消费者用起来更有好感,咬嘴系统有与储液器套接的装置和出烟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烟弹供油不畅、吸烟口数少等缺陷,新型烟弹的烟雾的效果好,供油舒畅,吸烟口数更长,咬嘴部分烟弹壳体柔软,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新型烟弹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一所述新型烟弹的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二所述新型烟弹的主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所述新型烟弹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二所述新型烟弹的后视图。
图中:
1、烟嘴外壳;2、储液器;3、密封系统;4、导油系统;5、防漏油保护系统;6、出烟孔;7、透气孔;8、咬嘴系统;9、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烟弹有两个实施例
如图1-2所示,实施例一:包括外部的烟嘴外壳1,烟嘴外壳1的内部为纯液储液器2。烟嘴外壳1用分为两种材料,使用一般的环保塑料,或使用环保的软性材料。纯液储液器2部分:纯液储液器主要包括以下系统,导油系统4、密封系统3、储液系统、防漏油保护系统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明亮,未经许明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2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
- 下一篇:薄型双磁路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