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隔热复合门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2818.X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升明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3/26;E06B3/263;E06B3/67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隔热 复合 门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门窗板材,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隔热复合门窗结构,作为节能保温隔热玻璃结构板材用于建筑领域中。
背景技术
在推进绿色低碳建筑产业化过程中,建筑墙体外保温或内保温解决了墙体的保温隔热问题,但现有建筑用的门、窗、幕墙、阳光屋面板保温隔热差,建筑使用周期耗能高,强度结构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行的作法是使用中空玻隔,由于中空两层玻璃之间距离小,结构设计上无法抽真空,保温隔热效果差。现行的断桥铝塑窗虽有隔热作用,但结构设计上只能解决金属铝传热快的问题,均不能作玻璃围护结构使用。现有的玻璃门、玻璃幕墙、玻璃阳光屋面板等几乎都未采用保温隔热装置,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玻璃门、玻璃窗、玻璃幕墙、玻璃阳光屋面板等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用隔热复合门窗结构,可作为节能保温隔热玻璃结构板材用于建筑领域中,本实用新型隔热保温效果好、结构强度高、板幅大、变形小、成本低,降低了能耗,易于工业化制造,并且功能多,使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用隔热复合门窗结构,包括门窗套和门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套包括内层门窗套、外层门窗套、隔热垫板和设置在内层门窗套、外层门窗套之间的四个型材,型材的一个翼缘的端部向外翻折呈钩状形成一个连接固定端,二个型材配合形成与内层门窗套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固定端,另两个型材配合形成与外层门窗套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固定端,型材腔内浇筑有混凝土,隔热垫板设置在门窗套中部将门窗套分隔成两层,一层浇筑有普通混凝土,另一层浇筑有泡沫混凝土。
所述门窗板包括内层门窗板、外层门窗板、隔热垫板和设置在内层门窗板、外层门窗板之间的四个型材,型材的一个翼缘的端部向外翻折呈钩状形成一个连接固定端,二个型材配合形成与内层门窗板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固定端,另两个型材配合形成与外层门窗板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固定端,型材腔内浇筑有混凝土,隔热垫板设置在门窗板中部将门窗板分隔成两层,一层浇筑有普通混凝土,另一层浇筑有泡沫混凝土。
所述门窗板包括内层门窗板、外层门窗板和设置在内层门窗板、外层门窗板之间的四个型材,型材的一个翼缘的端部向外翻折呈钩状形成一个连接固定端,二个型材配合形成与内层门窗板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固定端,另两个型材配合形成与外层门窗板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固定端,型材腔内浇筑有混凝土,门窗板一端的两个型材之间设置有隔热垫板,内层门窗板和外层门窗板之间的空隙为真空。
所述型材上设置有向型材腔内的内凹加强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的门窗套和门窗板隔热保温效果好、结构强度高、板幅大、变形小、成本低,降低了能耗,易于工业化制造,并且功能多,使用范围广。
二、本实用新型的门窗板可以采用玻璃板,内层门窗板和外层门窗板之间的空隙为真空,型材与玻璃板粘接方便,并且固定玻璃板的方式为整条线固定,安全性极高,安装拆卸易于操作,并且连接固定端均有一定的角度,角度的大小由连接的板材厚度决定,便于固定各种玻璃等板材。
三、本实用新型中,门窗套和门窗板内设置有隔热垫,便于保温隔热,且保温隔热效果极佳。
四、本实用新型中,型材的翼缘上设置有内凹加强部,具有加强筋的作用,增加强度,提高了型材的稳固性。
五、本实用新型中,门窗板一端的两个型材之间设置有隔热垫板,便于保温隔热。
六、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作保温隔热玻璃门、玻璃窗、玻璃幕墙、玻璃阳光屋面等板材,也适用于现行的钢结构建筑、轻钢结构建筑、钢混及砖混结构建筑。
七、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玻璃门、玻璃窗、玻璃幕墙、玻璃阳光屋面相比,强度高、固定牢、传热小、成本低,易于施工,并且功能多,使用范围广,使用前景极为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内层门窗套,2、外层门窗套,3、隔热垫板,4、型材,5、连接固定端,6、内层门窗板,7、外层门窗板,8、内凹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升明,未经杨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2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