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用随行视频同轴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3301.2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5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恩科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H01B7/04;H01B5/10;H01B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316 上海市南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随行 视频 同轴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的电缆。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电梯轿箱中的实时监控和多媒体信息传输,电梯的随行电缆内多含有通信光缆和视频同轴电缆。
普通视频同轴电缆的柔软性和弯曲性较差,这类电缆如在电梯井道中的随行电缆中使用,会在很短时间内产生电缆断芯现象,所以普通视频同轴电缆不适合用于随行电缆中。
如何设计一种适用于随行电缆中的视频同轴电缆是技术人员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梯用随行视频同轴软电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梯用随行视频同轴软电缆,包括外保护层,外保护层内设有外导体层,外导体层内设有线芯,所述线芯包括内导体和内导体外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采用铜丝缠绕纤维芯结构。
所述内导体采用铜丝小节距规则缠绕纤维芯结构。采用小节距规则缠绕可进一步提高内导体的柔软性,导体经规则缠绕,可具有较好的圆整性和更高的机械强度。
所述铜丝采用无氧软铜丝或镀锡软铜丝,采用无氧软铜丝或镀锡软铜丝可使本实用新型柔软性和弯曲性较好。
所述绝缘层为采用PE或PE发泡材料制成的绝缘层。PE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且具有高柔软性。
所述外保护层为采用PVC弹性护套材料的外保护层。
所述外导体层为采用编织屏蔽结构的外导体层。所述外导体层为一屏蔽层。
所述外导体层为采用镀锡软铜丝或镀银软铜丝编织而成的外导体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柔软性、抗弯性等优点。按GB/T 5023.2-2008和EN 50214-2006标准中规定的曲挠试验方法,在经过3万次弯曲试验后,其传输性能还能完全满足GB/T 14864-93要求,其机械曲挠性能优于GB/T 5023.2-2008和EN50214-2006标准中对产品的弯曲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电梯用随行视频同轴软电缆,包括外保护层1,外保护层1为采用PVC弹性护套材料的外保护层1。外保护层1内设有外导体层2,外导体层2为采用编织屏蔽结构的外导体层2,外导体层2为采用镀锡软铜丝或镀银软铜丝编织而成的外导体层2。外导体层2内设有线芯,线芯包括内导体31和内导体31外的绝缘层32,绝缘层32为采用PE或PE发泡材料制成的绝缘层。内导体31采用铜丝312缠绕纤维芯311结构排列,优选小节距规则缠绕纤维芯311结构。铜丝312采用无氧软铜丝或镀锡软铜丝。绝缘层32为采用PE发泡材料制成的绝缘层32。
实例:
1.内导体31为采用在芳纶纤维材料上缠绕18根0.18mm的无氧软铜丝规则缠绕结构;
2.绝缘层32为PE材料中的LDPE材料;
3.外导体层2为6(根)×0.15mm×16锭铜丝编织结构;
4.外保护层1为PVC弹性体护套材料;
产品的曲挠试验,试验基本条件如下:
1.曲挠试验的滑轮直径为160mm;
2.试验样品两端悬挂的重锤重量为4kg;
3.样品试验频率为20次/min;
本实用新型在经受上述规定条件的曲挠试验,试验次数可达5万次以上。而普通的视频同轴电缆的曲挠试验只能达到3千次左右,就会产生内导体断芯现象。本实用新型在经受3万次曲挠试验后,其主要电气传输性能检测参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恩科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恩科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