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煤层用手动先导阀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3541.2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6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明;杨文;生凯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烽火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6111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用手 先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用的主阀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薄煤层用液压支架手动先导邻架系统的手动先导阀。
背景技术
手动先导阀是是薄煤层液压支架手动先导邻架系统中的核心元件。主要用于控制主阀大流量换向阀的阀芯开启,从而控制整个液压支架执行机构的动作。
目前使用的薄煤层用手动先导阀是以现有的电磁先导阀阀芯结构研究基础,电磁先导阀阀芯结构采用平面密封,加工同轴度和垂直度均要求比较高,且故障率较高。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124460.5的“一种手动先导阀”公开了一种手动先导阀,包含阀体和阀芯,阀芯包括顺序安装的压杆、回液球、回液阀、顶杆、进液阀、进液球和弹簧;在压杆上连接杠杆和手柄,在手柄上安装一扭簧用于增加手柄的扭矩。该专利通过扭簧增加了手柄的扭矩,使阀避免发生误动作,且结构紧凑合理,可减小整个阀的体积。但现有手动先导阀也存在以下缺点:(1)阀芯结构采用钢球密封,钢球为表面镀烙,在井下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介质具有腐蚀性和污染性,钢球表面镀烙层易脱落,造成阀口密封不严,先导阀发生窜液现象,影响井下使用功能。(2)手动先导阀阀体材料采用铜件,原材料成本偏高。(3)操作手柄采用双边操作,操作方式不具备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好、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的薄煤层用手动先导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薄煤层用手动先导阀,包括阀体组件和阀芯组件,阀芯组件装入阀体组件内;阀体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阀体和端盖;阀芯组件包括顺序安装的推杆、左陶瓷球、阀座、梭杆、球座、右陶瓷球、弹簧和堵头,左陶瓷球和阀座之间有垫片;在推杆上连接转轴和手柄;推杆外套螺塞;梭杆外为阀套。
所述阀体和端盖采用3个M3螺钉连接。
所述阀体、推杆、阀座、梭杆、左陶瓷球、右陶瓷球和弹簧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先导阀的特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陶瓷球阀密封,这样既可降低加工难度,又可保证阀球和阀座的高精度配合要求,还可提高陶瓷球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先导阀结构件全部采用高耐腐蚀高强度不锈钢,既可满足煤矿安全标准,又能适应井下恶劣的介质环境。
(3)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手柄采用同一方向操作,保证了操作思维的一致性,使其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薄煤层用手动先导阀,包含阀体组件和阀芯组件,阀芯组件装入阀体组件内;本实用新型的先导阀采用分体式结构,阀体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阀体8和端盖3;阀芯组件包括顺序安装的推杆1、左陶瓷球14、阀座11、梭杆12、球座6、右陶瓷球15、弹簧7和堵头2,陶瓷球14和阀座11之间有垫片10;在推杆1上连接转轴9和手柄5;推杆1外套螺塞4、梭杆12外套阀套13。
本实施例中阀体8和端盖3采用3个M3螺钉连接。
本实施例中阀体8、推杆1、阀座11、梭杆12、左陶瓷球14、右陶瓷球15和弹簧7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先导阀的工作原理是:如附图1,该阀由两个球阀组成,阀座11采用硬质材料,本实施例中为高硬度不锈钢材料。当处于初始状态时,陶瓷球15在弹簧7的作用下使阀座11关闭,而陶瓷球14开启,使工作腔与回液腔通。当操作手柄5时,推杆1受力向下移动,压缩弹簧7。当弹簧力达到一个设定的数值时,通过梭杆12推动陶瓷球15充分开启,阀座11开启。同时使陶瓷球14对阀座11产生一个稳定的关闭压力,使阀座11关闭,工作腔进液腔通。此时工作液由进液腔经过工作腔流至主控阀的控制腔。
当手动操作停止时,由于弹簧7作用力大,阀自动复位,陶瓷球15关闭阀座11,陶瓷球14开启阀座11。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进和更换,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烽火机械厂,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烽火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的螺钉柱
- 下一篇:一种低位热能回收动力头